2017-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新人教版下册课件: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新人教版下册课件: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31 21: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2 我用残损的手掌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1.读生字2.识多音 3.辨字形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4.解词语
锦幛: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苏生:苏醒。
彻骨:透到骨头里,形容程度极深。
蓬勃:繁荣;旺盛。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现代诗派的代表,因其创作的《雨巷》被广泛传诵而被称为“雨巷诗人”。曾因宣传革命被捕。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多部译著。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象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心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并没有屈服。他在牢狱里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从词语感彩上说,前半部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苏生、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抗日战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串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串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突出情感。
前半部分,作者想象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的情绪。作者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这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在前半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从感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使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作者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2)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诗句押一个韵。例如从第五行开始,押韵的韵脚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一、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起伏变化。
参考答案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触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二、注意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微凉、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三、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答案示例 思念是一枚凝聚着深情的邮票,是一封充满着温暖的信,是一轮弯弯的月亮,是一首皎洁的诗。当轮船的汽笛拉响,当汽车的喇叭长鸣,当火车的轮子转动,当飞机腾空而起,思念便开始了。
思念可以让你流泪,思念也可以让你含笑,正是在无尽的思念中,我们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