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第三章第三节 醛酮 练习
一、单选题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修材料,它们会释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甲烷 B. 氨气 C. 甲醛 D. 二氧化硫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 醛的官能团是—COH
C.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
D. 甲醛、乙醛、丙醛均无同分异构体
3.把有机物氧化为,所用氧化剂最合理的是( )
A. O2 B. 酸性KMnO4 C. 银氨溶液 D. 溴水
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羟基的电子式: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 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CH2 D. 苯乙醛结构简式:
5.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A. 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B. 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
C. 乙醛加氢制乙醇 D. 乙醛制乙酸
6.在2HCHO+NaOH(浓)→HCOONa+CH3OH中,HCHO(甲醛)( )
A. 仅被氧化 B. 未被氧化,未被还原
C. 仅被还原 D.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7.下列4个化学反应中,与其他3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B. CH3CH2OH+CuOCH3CHO+Cu+H2O
C. 2CH2=CH2+O22CH3CHO
D. CH3CH2OH+HBr→CH3CH2Br+H2O
8. 把3g甲醛气体溶于6g冰醋酸中,再加入4g果糖得混合液甲。另取5g 甲酸甲酯和9g葡萄糖混合,得混合液乙。然后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液按7∶4的质量比混合得丙,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20% B. 35% C. 40% D. 55%
9.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32% B. 22.65% C. 19.56% D. 2.14%
10.下列关于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 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C. 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D.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11.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先用热烧碱溶液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
B. 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 采用水浴加热,也可以直接加热 D. 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12.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醛与氢气反应 B. 丙烯与Cl2加热至500℃反应
C. 乙烯和溴水反应 D. 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13.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 Br2反应
B. 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B.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份都是纤维素
C.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产肥皂和甘油
D.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15.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 )
A. 丙醛 B. 乙醛 C. 丁醛 D. 甲醛
二、填空题
16.饱和一元醛通式:_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_________或________。
17.甲醛、乙醛等醛类的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装修材料中挥发出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乙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写出由乙醛生产乙酸的化学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关于银镜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中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之后把NaOH溶液倒去,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C.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4滴乙醛稀溶液 D.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氨溶液久置可能会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资源浪费,实验室从废液中回收银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Ag(NH3)2]+Ag++2NH3
①写出废液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铁粉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A、B、C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依次是 ____ 、 ___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装修材料释放的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为甲醛。
2.【答案】C
【解析】甲基跟醛基相连构成乙醛,醛的官能团是—CHO;甲醛、乙醛无同分异构体,而丙醛的同分异构体为丙酮。
3.【答案】C
【解析】A、O2与醛基在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羧基,但反应条件苛刻,不是最好的方法,故A错误;
B、酸性KMnO4能氧化有机物中的甲基、碳碳双键、醛基,故B错误;
C、银氨溶液是弱氧化剂只能氧化有机物中的醛基,故C正确;
D、溴水除了可以氧化有机物中的醛基,还可以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羟基电子式为,A项错误;B项是CH4的比例模型;D项苯甲醛的结构简式为。
5.【答案】C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加氧去氢”发生氧化反应,“加氢去氧”发生还原反应。A、B、D三项均是由—CHO转化为—COOH,故发生氧化反应;C项,—CHO转化为—CH2OH,故发生还原反应。
6.【答案】D
【解析】HCHO→HCOONa发生氧化反应,HCHO→CH3OH发生还原反应。
7.【答案】D
【解析】选项A、B、C中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选项D中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8.【答案】C
【解析】初看此题似乎很复杂,无法计算。其实,甲醛、冰醋酸、果糖、甲酸甲酯、葡萄糖5种物质的最简式相同,相互混合又不反应,所以,它们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均为12÷30×100%=40%。
9.【答案】C
【解析】将乙醛的分子式变形:C2H4O→C2H2·H2O。故乙炔和乙醛中“C2H2”的质量分数为72%×=78%,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8%)×=19.56%。
10.【答案】D
【解析】分析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时要考虑官能团之间的干扰,如碳碳双键、醛基均可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碳碳双键、醛基等均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A、C均不正确;1个HCHO分子中相当于含有2个醛基,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B项错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只能说明含有“—CHO”,但不一定是醛类,D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用热烧碱溶液是为了将试管内壁上的油污洗净,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银镜反应时采用水浴加热,银镜反应所得的银镜,应用稀硝酸洗净。
12.【答案】B
【解析】丙烯与Cl2在500℃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13.【答案】D
【解析】A项丁香酚中酚羟基邻位氢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项丁香酚含酚羟基,可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B错误;C项香兰素中苯环和醛基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 mol氢气加成,C错误;D项根据苯环的平面结构知D正确。
14.【答案】C
【解析】A.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为醛类,如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是葡萄糖为糖类,故A错误;
B.棉花中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据此可以生成肥皂,故C正确;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故D错误。
15.【答案】A
【解析】n(Ag)==0.2mol,醛基和银的关系﹣CHO~2Ag,则n(﹣CHO)=0.1mol,即饱和一元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点燃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0.3mol,所以氢原子数目为6,分子式为:C3H6O,为丙醛,故选A。
16.【答案】 CnH2nO ﹣CHO OHC﹣
【解析】由醛基和烷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为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醛通式为:CnH2nO,其官能团为醛基:﹣CHO 或OHC﹣。
17.【答案】2CH3CHO+O22CH3COOH
【解析】乙醛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出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O+O22CH3COOH。
18.【答案】(1)除去试管内壁的油污
(2)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3)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4)①[Ag(NH3)2]++OH-+3H+=Ag++2NH4++H2O ②将银离子还原 ③NO
【解析】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试管必须洁净,试管中先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目的就是除去试管内壁上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洁净;银氨溶液的配制一定要先加入硝酸银,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当加入稀硝酸时,会与氨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从废液中回收银加入铁粉是为了将银离子置换为单质银,达到回收的目的,同时不造成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19.【答案】(1)因为2CH3OH+O22HCHO+2H2O是一个放热反应,能维持反应所需温度;
(2)有红色沉淀生成 HCHO+4Cu(OH)2CO2↑+2Cu2O↓+5H2O
【解析】(1)醇的氧化反应:2CH3OH+O22HCHO+2H2O是一个放热反应,能维持反应所需温度,所以不加热的铜丝仍保持红热;
(2)生成的甲醛易溶于水,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方程式为:HCHO+4Cu(OH)2CO2↑+2Cu2O↓+5H2O。
20.【答案】(1)CH3CH2OH乙醇 CH3CHO乙醛 CH3COOH乙酸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2CH3CHO+O2→2CH3COOH
CH3CHO+H2CH3CH2OH
【解析】气体和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则该气体为CH2=CH2,则A应为CH3CH2OH,B可发生银镜反应,应为CH3CHO,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应为CH3COOH,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H3CH2OH,名称为乙醇;B为CH3CHO,名称为乙醛;C为CH3COOH,名称为乙酸;
(2)A为CH3CH2OH,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可被氧化为CH3CHO,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B为CH3CHO,可被氧化为CH3COOH,B→C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B为CH3CHO,含有﹣CHO,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2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