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2单元 4 长恨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2单元 4 长恨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1 22: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骊宫(lí) 悄然(qiǎo) 回眸(móu) 千乘(shènɡ)
B.鼙鼓(pí) 仙袂(mèi) 花钿(diàn) 霓裳(ní chánɡ)
C.钗擘(bò) 马嵬(wéi) 阑干(lán) 迤逦(yǐ lí)
D.参差(cī) 临邛(qiónɡ) 人寰(huán) 绰约(chuò)
解析:选C。“逦”应读 lǐ。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统治国家
B.临别殷勤重寄词 殷勤:情意深厚诚挚
C.雪肤花貌参差是 参差:仿佛
D.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眼泪流干
解析:选D。阑干:纵横的样子。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六宫粉黛无颜色 B.可怜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D.为感君王辗转思
解析:选D。翻来覆去。A项,古义:美丽的容颜;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古义:值得羡慕;今义:值得怜悯。C项,古义:睡醒;今义:进入睡眠状态。21教育网
4.从修辞的角度看,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A.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解析:选C。A项,夸张;B项,对偶;C项和例句一样,都是比喻;D项,顶真。
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
(2)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
(3)上穷碧落下黄泉,________________。
(4)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渔阳鼙鼓动地来 (2)孤灯挑尽未成眠 (3)两处茫茫皆不见 (4)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是从哪些角度表现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情景,物是人非;从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悱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象地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21·cn·jy·com
7.“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两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结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开启下文,以想入非非生发出道士招魂。
8.诗歌从人间写到仙境,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现“长恨”的主题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9.诗歌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明题旨,照应开头,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0.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表达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21cnjy.com
11.说说这首词在构思脉络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新颖独特,采用了篇末点题的手法(或答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上片全是写景,写水流,写山愁,却不言明是何人因何而发愁。下片直抒胸臆,写思念,写怨恨,直到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是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秋 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2.本诗的前四句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状两方面,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给人一种绚烂多姿、清新旷远的感觉。www.21-cn-jy.com
13.“秋气味”是怎样的情味?它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气味”指的是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人生未老却前途萧条的伤感之情。诗人触景生情,看雁飞、听砧声而想念家乡。虽是秋爽景明,而自己却感到满目萧条肃杀之气。
三、语言表达
1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陕西省《关于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的请示》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认为,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内,与秦始皇陵有密切联系,暂不同意对该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于2003年发现。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的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认为,这处中字型大墓应该属于君王级别,他推测墓主人或许为秦末代皇帝子婴,“不过在发掘以前无法确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主要说明人们的行为及行为涉及的对象。
答案:疑为秦末代皇帝子婴的一处墓葬暂不发掘。(或:暂不许发掘疑为秦末代皇帝子婴的墓葬)
1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以“过度包装”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
①过度包装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
②过度包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③过度包装这种包装现象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④过度包装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之中。
⑤不少企业宣传中也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定义只能用“××是××”的肯定格式,不能用“××不是××”的否定格式。
答案:过度包装是指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或企业宣传之中的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而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的包装现象。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