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2单元 5 听颖师弹琴(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2单元 5 听颖师弹琴(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1 22:4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昵昵儿女语(nì)   未省听丝篁(shěnɡ)
B.喧啾百鸟群(jiū) 颖乎尔诚能(yǐnɡ)
C.推手遽止之(jù) 勇士赴敌场(fù)
D.划然变轩昂(ánɡ) 湿衣泪滂滂(pānɡ)
解析:选A。“省”应读xǐnɡ。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地阔远随飞扬  自闻颖师弹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勇士赴敌场
C.浮云柳絮无根蒂 忽见孤凤凰
D.挤攀分寸不可上 恩怨相尔汝
解析:选D。D项,“挤”应为“跻”。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余有两耳    嗟:叹息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强壮
C.推手遽止之 遽:急忙
D.未省听丝篁 省:懂得
解析:选B。强:有余。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B.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C.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D.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解析:选D。无,通“毋”。
5.填空。
(1)浮云柳絮无根蒂,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湿衣泪滂滂。
(3)________________,失势一落千丈强。
答案:(1)天地阔远随飞扬 (2)推手遽止之 (3)跻攀分寸不可上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听颖师弹琴
韩 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6.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十句为一部分:正面描写声音。后八句为一部分: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21教育网
7.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21cnjy.com
8.仔细品读诗歌的前十句,体会作者写出了怎样的音乐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音乐由袅袅升起,轻柔细屑而骤然昂扬、激越,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蓦地,百鸟齐鸣、声音细碎,于这喧闹背景中,有高音昂起至极高又迅速向低音滑落。写出了音调的复杂变化,而这变化由于有场景作依托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我们似乎看到了勇士慨然赴敌的豪迈,看到了凤凰不甘与凡鸟为伍,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后,却还是跌落下来的不幸。www.21-cn-jy.com
9.联系“自闻颖师弹”后的有关诗句,揣摩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2·1·c·n·j·y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0~11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惊”二字最能表现思想感情。“都”字流露的是作者对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惊”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讶、欣喜之情。
11.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嫌”“故穿”,把春雪拟成人,使雪花仿佛具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庭树作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以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出了热闹而喜悦的气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同友人游青溪
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2.请赏析颔联“撑”“拥”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21·cn·jy·com
13.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联将平凡的形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此处是化用《桃花源记》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来),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21·世纪*教育网
三、语言表达
1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依次概括出中国古典诗歌构成意境的三种方式。(每点不超过6个字)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构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诗人本身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只是在遇到了某种物境时,突有所悟,借着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二是诗人本来就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当接触外界物境时,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还有一种是自然之物本身在情态、色调上仿佛就具有性格情感一样,如“竹”的气节、“莲”的高洁等,长期以来已被公认看成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重在突出三种构成方式中的“情”与“境”的关系。
答案:①情随境生 ②移情入境 ③无我物境
15.在下面文段空缺的A、B、C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谐调。
多少次,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远方的神奇,__A__。我们欢呼雀跃翘望高悬天际的彩虹,__B__;__C__,却没有用心聆听窗外小鸟婉转的啼唱;我们千里跋涉去寻觅奇花异卉,却没有意识到路边蔷薇细细的馨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文段中句子句式和意境分填A、B和C处。
答案:A处:却忽视了身边点点滴滴平凡的美好
B处:却没有留意草丛间露珠七彩的光泽
C处:我们满怀渴望去探寻传说中的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