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浦树(pǔ) 范蠡(lǐ) 蒹葭(xiá) 城阙(què)
B.玉簪(zān) 衰朽(shuāi) 凝睇(tì) 槲叶(hú)
C.汀洲(tīnɡ) 跻攀(jī) 衰鬓(bìn) 竹坞(wù)
D.烂柯(kě) 幢幢(chuánɡ) 枳花(zhǐ) 凫雁(fǔ)
解析:选C。A项,“葭”应读jiā;B项,“睇”应读dì;D项,“柯”应读kē,“凫”应读f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霄 闲瑕 弊政 征铎
B.骚头 花钿 杜陵 帘暮
C.寥落 窅瞑 侧畔 沾襟
D.霓裳 迢递 金鳞 粉黛
解析:选D。A项,霄—宵,瑕—暇;B项,骚—搔,暮—幕;C项,瞑—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沾襟比散丝 比:比作
B.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除:授予官职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
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
D.枳花明驿墙 明:明艳
解析:选D。明:使……明亮。
4.填空。
(1)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向前敲瘦骨,______________。[李贺《马诗(其四)》]
(2)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3)天意怜幽草,____________。(李商隐《晚晴》)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鸡升茅店月,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1)好收吾骨瘴江边 犹自带铜声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绝胜烟柳满皇都
(3)人间重晚晴 谁家新燕啄春泥
(4)溪云初起日沉阁 人迹板桥霜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颔联哪几个字用得最好?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迟”两个字用得最好,既写出了帆席、鸟羽为雨所沾湿显得重而滞的实景,又表现了惜别时的沉重心情。用词准确,含义丰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颔联和颈联的写景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静结合。颔联“帆来”“鸟去”侧重描写动态,颈联侧重写静态,两者分别体现景物寥廓旷远和昏暗深邃的特点,衬托出作者心境的迷蒙,为尾联的抒情渲染了气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7.诗人在“幽草”这一意象上有所寄寓,请简要指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被人格化了的“幽草”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欣沐初夏晚晴,诗人感同身受,为自己的幸遇而振奋精神。21cnjy.com
8.前人评说本诗,以为尾联最能体现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请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尾联晚晴远景中的越鸟,是诗人“重晚晴”的具象化,轻快地归飞干巢则显示出一片明朗欣喜的前景。晚晴短暂但毕竟美丽,更值得格外珍重,因而诗人是达观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9.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1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10.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六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描摹了南园景色,表达了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同时暗寓了诗人自己有才但无人赏识、有志但不被重用的境遇,以及自伤自悼之叹。21·cn·jy·com
1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采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第二句用“越女腮”来喻娇艳的鲜花,形象生动地描摹出南园春回大地时百花竞放、艳丽多姿的景象;一个“嫁”字将落花人格化,并与前面的比喻“越女腮”相照应,而“不用媒”则写出了花残人老的凄凉晚景,制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寄寓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www.21-cn-jy.com
三、语言表达
13.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他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回答此类题,要注意细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题目要求以“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那么紧扣“特性”二字,就可以从原材料中提取“昼夜不停啼叫”“不筑巢”“不孵卵”“不哺育幼鸟”等信息。2·1·c·n·j·y
答案:杜鹃,又名布谷鸟,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
14.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假意应付。方便是方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写出前两句,应该根据下文的内容概括出网络的优势和不足;写出第三句,与“方便是方便”呼应,应为转折关系,写出网络交流的缺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①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 ②也在现实世界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 ③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暖,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