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4单元 12 李清照词二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演练:第4单元 12 李清照词二首(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1 22: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刹那(chà)  憔悴(suì)  将息(jiānɡ)
B.恫吓(hè) 炽热(chì) 捻金雪柳(niǎn)
C.骈文(pián) 乍暖(zhà) 风鬟霜鬓(ɡuàn)
D.桎梏(ɡù) 簇带(zù) 抨击(pēnɡ)
解析:选B。A项,“悴”应读cuì。C项,“鬟”应读huán。D项,“簇”应读cù。
2.下列词语中,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乍暖还寒 顶礼膜拜 落日熔金 融和天气
B.暮云合璧 春意阑珊 元宵佳节 美日良宵
C.宝马雕车 弯弓射雕 闺门多暇 白璧微瑕
D.晚来风急 铺翠冠儿 震聋发聩 战战兢兢
解析:选D。震—振。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句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解析:选C。A项,怎敌他/晚来/风急。B项,梧桐/更兼/细雨。D项,怕见/夜间/出去。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样,怎么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时候
C.次第岂无风雨 次第:转眼
D.记得偏重三五 三五:十五,指元宵节
解析:选B。次第:情形,光景。
5.填空。
(1)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
(3)落日熔金,____________,人在何处?
(4)如今憔悴,____________,怕见夜间出去。
答案:(1)怎敌他晚来风急 (2)如今有谁堪摘 (3)暮云合璧 (4)风鬟霜鬓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21cnjy.com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这首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词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渲染自己的愁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入夜猛起的晚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这些景物无一不生愁、助愁、牵愁,简直处处皆愁,构成了愁的世界。www.21-cn-jy.com
7.由“雁过也”“满地黄花堆积”等词句可知此词作于秋天,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但原词却说“乍暖还寒时候”。应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写的一天的早晨,而不是写的一季的气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还寒”;且下片“到黄昏”句正好与清晨呼应。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www-2-1-cnjy-com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2-1-c-n-j-y
8.“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一句,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点出时令是初春。“染柳烟浓”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吹梅笛怨”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词人心中便有了“春意知几许”的疑问。淡淡的春意中掺进了浓浓的忧愁,词人晚年的心境可见一斑。21教育网
9.“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反映了战争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21*cnjy*com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0.“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中“蹴”“慵”二字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指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静中见动。“蹴”本意为踩、踏,“蹴罢秋千”,就是刚荡完秋千。“慵”,懒、困倦,“慵整”,懒得收拾,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刚荡完秋千,两只手又是土又是泥,而懒得去洗一洗,就这么悠哉、怡然地在花园中游逛,写出了少女的娇憨。这种不拘小节的举动,只有天真烂漫、未被礼法束缚的少女才做得出。这里对人物的描画是多么真切、自然,又是多么细腻、生动。
1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三句源于唐人的“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同是写少女的形象,你认为谁写得好?为什么?【来源: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清照的好。相比之下“和笑走”略显轻薄,“和羞走”则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则少女窥人之态可掬了。21·cn·jy·com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
青玉案
贺 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 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③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2·1·c·n·j·y
1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词中明写相思之情,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引起人们无限想象。
1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别致,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 这三句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作者借“烟草”“风絮”“梅雨”等意象寄托自己的“闲愁”之多之重之广。 【出处:21教育名师】
三、语言表达
14.下面是介绍兰花的一段材料,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具有高洁、清雅的特点。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版权所有:21教育】
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材料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兰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给文段分层,找出每层文句说明的对象,然后概括。
答案:(示例)①形态特征 ②地理分布 ③药用价值
④品种鉴别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从侧面借他人或他事作答,体现含蓄幽默风格。
答案:在梦里“寻她千百度”啦  寻她千百度 找不到梦的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