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复习9 生命科学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届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复习9 生命科学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02 07:49:37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专题复习九 生命科学实验
第五部分 二轮专题复习
要点 
1.显微镜的使用
(1)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
热点考向1
显微镜的使用与临时装片的制作
反光镜 遮光器
调亮 用凹面镜 调大光圈
调暗 用平面镜 调小光圈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 物镜 物镜距载物台的距离
放大倍数小 长 短 大
放大倍数大 短 长 小
(3)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在移动装片时,物体移动方向与像移动方向相反。
(4)低倍镜下视野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视野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5)观察物体时,无论其放大倍数的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确定观察对象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2.装片的制作(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
(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是避免污物影响观察。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
(3)用小刀在洋葱的内表皮撕取很薄的一片,目的是防止撕的表皮太厚,导致细胞重叠。
(4)用镊子将待观察的材料展开,也是避免在观察时看到细胞重叠现象。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使另一端紧贴水滴的左边,成45°角慢慢放下盖玻片,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6)用吸水纸吸干盖玻片四周多余的水,防止在观察时,盖玻片和观察的对象移动。
(7)染色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细胞内的结构。
答案
解析
典例1 (2016·金华)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制作装片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①擦;②滴;③取;④涂;⑤盖;
⑥染。其中第⑤步“盖”的具体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慢慢放平(小心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
解析 在制作临时装片中,盖盖玻片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
典例1 (2016·金华)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
解析
(1)制作装片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①擦;②滴;③取;④涂;⑤盖;
⑥染。其中第⑤步“盖”的具体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慢慢放平(小心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
让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水滴
(2)观察装片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对光;②放片;③调焦;④观察。小
楚在低倍镜下调焦时找到物象却模糊不清(如图乙),接下来她应调节的是____(填图甲中的结构序号)。
答案
解析
解析 在显微镜的部件中,细准焦螺旋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②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
解析
典例2 (2016·盐城)下表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实验步骤。
在显微镜下,若出现了如图的视野,则涉及到实验步骤(  )
实验步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并分散开
③盖盖玻片
④染色
⑤观察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图可知,视野中出现黑色的圆圈,实际上是在盖盖玻片时出现的气泡,因此与盖盖玻片有关。
典例2 (2016·盐城)下表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实验步骤。
在显微镜下,若出现了如图的视野,则涉及到实验步骤(  )
答案
解析
实验步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并分散开
③盖盖玻片
④染色
⑤观察
A.① B.②
C.③ D.④
C
典例3 (2015·恩施)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下列操
作错误的是(  )
A.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
C.显微镜对光时,选用高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其到视野中央
答案
解析
解析 显微镜对光时,要使用低倍镜、大光圈,这样进来的光线多,看到的视野亮。
C
要点 
1.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最常用的材料是银边天竺葵,因为银边天竺葵的叶片
边缘非绿色部分不含叶绿体,可以研究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关系。
2.实验前需要对植物进行饥饿处理,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3.滴碘液前必须脱去叶绿素,否则不易观察到颜色变化。脱去叶绿素的方
法是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热点考向2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典例4 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
②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
照射;
③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
④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
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
⑤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
碘液;
⑥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答案
解析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_____运走耗尽。
解析 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
淀粉
答案
解析
(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
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典例5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
的影响。
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的新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的量(mL/h)
光照强度(lx) CO2体积分数(%) 1 600 0.04 右移2.2
2 800 0.04 右移6.0
3 1000 0.04 右移9.0
4 1000 0.05 右移11.2
5 1200 0.04 右移9.0
6 1400 0.04 右移9.0
答案
解析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
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____(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解析 液滴右移说明了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增加了,因为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体积发生变化的只有氧气,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体积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体积。
>
答案
解析
(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
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CO2体积分数(含量、浓度)
解析 第5、6组与第3组相比,光照强度增加了,液滴右移的距离没有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没有改变,所以主要是受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影响。
答案
解析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比较1、2、3组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一定时,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比较3、5、6组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积分数一定时,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的增加而增大,③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①CO2体
典例6 (2017·青岛)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
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答案
解析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
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
解析 “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导管
B 蒸腾作用
水循环
答案
解析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________的效率。
解析 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了图一中[A]光合作用的效率。
A 光合作用
答案
解析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
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N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N
答案
解析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用序号)。设置步骤②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①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④酒精脱色、漂洗加碘、①显影观察,因此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②①④③。
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后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
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色,所以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答案
解析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用序号)。设置步骤②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②①④③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淀粉是
要点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该知识点考查的常见试题类型之一是通过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来探究萌发条件,类型之二是探究最合适的温度或水分条件。
热点考向3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答案
解析
典例7 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
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见如图装置:
(1)当他们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
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号和5号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答案
解析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部分是____。
解析 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为幼苗的根;随后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答案
解析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应选择哪两个编号的种子作对照
实验?______。
解析 1号种子缺少水分不萌发;2号种子具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适合会萌发;3号种子被水淹没缺少氧气不萌发。因此,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的实验组编号为1号与2号的种子。
1、2
答案
解析
(4)假如2号种子没有萌发,请写出一条不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2号种子具备了萌发的外界条件,若没有萌发,应该是种子的自身条件不具备,如胚不完整、胚已经死亡或正处于休眠期等。
胚死亡或正处于休眠期 
种子结构不完整、
答案
解析
(5)分析他们的实验过程,你能说出他们实验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实验设置的每组实验中只用了一粒种子,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要点
1.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易受温度、pH等外界因素影响等特
点。研究酶的这些特点一般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2.淀粉酶是常见的实验对象,其作用效果一般通过碘液与淀粉相遇后
的变色情况来体现。
热点考向4
探究酶作用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典例8 (2017·衡阳)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
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下图所示的神奇
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_____。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____(填字
母)段完成。
解析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A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始自C胃,脂肪从D小肠开始消化,分析图示可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
答案
解析
典例8 (2017·衡阳)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
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下图所示的
神奇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_____。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____(填字
母)段完成。

C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 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碘液 2滴 (3)为探究“唾液
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解析 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 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碘液 2滴 (3)为探究“唾液
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_。
答案
解析
2mL清水
答案
解析
(4)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解析 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5)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试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温度
解析 若要探究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问题,要以1、3、4号试管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
本课结束专题突破练9 生命科学实验
1.(2016·湘潭)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正确的是(  )
A.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B.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调节准焦螺旋可使视野变亮
D.用凹面镜对光可使视野变暗
2.某同学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为观察到更清晰的物像,进行了系列操作。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将凹面镜换为平面镜——使视野更加明亮
B.选择使用最大的光圈——使视野变得最大
C.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倍数的目镜
D.调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间距离
3.(2016·湘潭)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________作用。
(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_(明亮、黑暗)的环境中。
(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
(5)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对照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还制造了淀粉。
4.(2016·龙东)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①将绿豆种子各10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放在垫有餐巾纸的甲乙两个培养皿中;②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养皿中不加水,同时放入23℃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实验结果:甲中有8粒萌发,2粒未萌发;乙中种子均未萌发。
(1)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甲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___%。
5.(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6.(2017·包头)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叶片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少镁元素叶片表现出“缺绿”的症状。某同学欲验证“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Ⅰ、取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分别标号为A、B;
Ⅱ、在A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分出液;
Ⅲ、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______________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中;
Ⅳ、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叶片的状况。
据实验过程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实验过程Ⅲ补充完整。
(2)A和B构成一组________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出“缺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症状的是________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________一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4)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被玉米幼苗的根系吸收后,在____________的拉动下通过________运输到叶片。
7.(2017·临沂)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碘液(或酒精)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试剂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分析问题:
(1)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成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因缺碘而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但它能不断地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现象主要与图甲中海带细胞的[____]________结构有关。所以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对预防这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叶片进行如图乙所示遮光等一系列处理,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在图丙所示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酒,[____]________变成蓝色。
(4)图丁示显微镜下酵母菌的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结构,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标本染色,细胞中被染上深色的结构和变蓝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戊所示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后滴加碘液,摇匀,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___(填序号)。
8.(2017·武汉)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______________气体,鉴定这种气体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 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哪两支试管为一组?________。
9.(2017·东营)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作为材料做了如下趣味横生的生物实验。
(1)图 1是同学们制作的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甲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2)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观察酵母菌发酵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的装置。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同学们利用气球等废旧材料制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眼球结构模型。若要模拟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状态,应使模拟睫状体的弹簧________,此时气球________ (“A”或“B”)模拟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像正好落在________色铁丝模拟的视网膜上。
(4)借助气球大致测量肺的容积。
方法一:用圆气球、软尺测量肺的容积
尽力吸气后,向圆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止,扎紧气球。用软尺测量圆气球的最大周长为C厘米,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出圆气球的体积为×(毫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肺中不能排出。
根据以上提示,计算出肺的容积为____________毫升。
方法二: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
材料器具:大烧杯、大气球、软管、脸盆、量筒、沙子、清水。
方法步骤:
①将适量沙子装入大气球,连接上软管后,放入大烧杯内;
②将大烧杯放入脸盆内,并且将大烧杯注满水,注意水不能流到脸盆中;
②吸一口气,然后对着软管向大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计算出测试者肺的容积。
课时作业答案精析
1. A
2. D 解析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凹面镜换为平面镜会使视野变暗;选择最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视野,使视野变得更明亮;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倍数的物镜,而不是目镜;调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细微的升降,可以调节物镜与玻片间距离。
3. (1) 气孔 (2)呼吸 (3) 黑暗 (4)30毫升清水(无30mL不可) (5) 酒精
4. 作出假设: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分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或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合理即可) (1)水(或水分) (2)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或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合理即可) (3)胚不完整;或胚已死;或没有度过休眠期;或不符合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合理即可,答出一点就可以) (4)80 解析 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作出的假设是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或水分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或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实验结果:甲中有8粒萌发,2粒未萌发;乙中种子均未萌发。
(1)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皿中不加水,除水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如种子数量、温度等),因此,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变量是水(或水分)。
(2)甲中有8粒萌发、2粒未萌发,乙中种子均未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种子萌发的外部环境条件都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种子处于休眠期等。
(4)种子的发芽率=×100%=×100%=80%。
5. (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 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
(4)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能有效的散热降温。
6. Ⅲ、大小基本相同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照 镁元素 (3)B 镁元素 (4)水分和无机盐 蒸腾作用 导管 解析 (1)Ⅲ、对照实验要求,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器皿中。
(2)在A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分出液,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A和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镁元素。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缺绿”症状的是B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镁元素一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4)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玉米幼苗的根系吸收后,在蒸腾作用的拉动下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
7. (1)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 细胞膜 (2 ( http: / / www.21cnjy.com ))A变成了蓝色,B没有变蓝色 光、淀粉 (3)7 胚乳 (4)1 细胞核 4 淀粉粒 (5)②③ 解析 (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海带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碘这种营养物质,而②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使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滴加碘液后,未被遮光的部分A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B没有变蓝色,说明了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
(3)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营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的结构,如果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图中的7,因为胚乳所贮存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
(4)取一滴黄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是1细胞核和4淀粉粒。
(5)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而②号试管中的清水不能消化淀粉,淀粉依然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会变蓝;③号试管中由于是馒头块,且没有搅拌,只有一部分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还有大部分淀粉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也会变蓝。
8. (1)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2) ( http: / / www.21cnjy.com )酵母菌 (3)①③ 解析 (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放出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①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
(3)①和③两支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9. (1)吸气 收缩 (2)酵母菌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呼吸作用(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3)收缩 A 黄色 (4)×+1500 ④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取出,用量筒测量其体积 解析 (1)图1中甲肺扩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表示吸气;图1中乙肺缩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表示呼气。
(2)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有氧时,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放出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A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黄色)上,才能看的清楚。
(4)方法一:肺的容积=圆气球体积+肺内存留气体=×(毫升)+1500(毫升);
方法二: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取出,用量筒测量其体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