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第 6 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专题一 植物的感应性专题二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容索引专题四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专题三 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实验探究与学科素养专题一 植物的感应性返回基础知识一、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的统称。
2.向性运动:植物体感受某种刺激后,由于植物体不能移动,但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梳理3.向光性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 ,植物生长 ,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
4.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引起叶子的运动。多快二、植物生长素的主要作用
1.加快细胞生长速率,但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如:①向光性;②顶端优势(即植物的顶端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2.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3.促进果实发育。如:培育无子蕃茄、黄瓜、辣椒等;防止落花落果。命题点1 植物的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的区别
1.(2016·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蕃茄茎背地生长123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解析 向性运动是指植物体的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菊花在秋天开花,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都不具有方向性;含羞草的小叶不论哪个方向受到振动后都会合拢,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横倒在地上的蕃茄茎背地生长,是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做出负向地性,是对重力方向做出的反应,因此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命题规律探究123命题点1 植物的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的区别
1.(2016·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蕃茄茎背地生长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D123命题点2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2.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答案 A1233.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
A.增加,以利其生长 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C.减少,以利其生长 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解析 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上的生长素浓度偏高,抑制侧芽生长;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侧芽生长。因此顶芽被摘除,侧芽的生长素减少,有利于侧芽生长。C返回解析答案123专题二 人体的神经系统返回基础知识一、神经元
1. 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梳理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
轴突①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②轴突:可以把兴奋从细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③细胞体神经元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4.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轴突二、神经系统的组成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是人和动物体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2.反射弧:指完成 的基本结构。神经系统反射活动①感受器:接受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内。
②传入神经:传递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信息处理,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
④传出神经: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效应器。
⑤效应器:转化信息,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与腺体的活动。3.完成反射活动的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任一部分损坏都会导致正常反射活动的消失。
4.反射的类型和特点命题点1 神经元的结构
1.(2017·贵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一个神经元由什么组成( )
A.细胞体和突起 B.细胞体和树突
C.细胞体和轴突 D.树突和轴突
解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123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A4567命题点2 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2017·云南)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大脑、小脑、脑干
B.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答案 解析12345673.(2016·威海)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
C.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解析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C答案 解析1234567命题点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2017·齐齐哈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应激性 B.反射
C.简单反射 D.复杂反射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B答案 解析12345675.(2017·邵阳)人体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视觉的形成 B.见到红灯停车
C.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D.进食时分泌唾液
解析 视觉的形成是人的生理活动,不属于反射,故A符合题意;
B、C、D都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属于反射。A答案 解析1234567命题点4 反射弧的组成
6.(2017·宿迁)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答案 解析1234567解析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1234567命题点4 反射弧的组成
6.(2017·宿迁)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答案 解析B12345677.(2015·丽水)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网络。“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1234567(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 ,内含遗传物质;
解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①的名称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2)“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受损,不能完成正常反射活动,而反射活动要通过 来实现。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细胞核反射弧返回解析答案1234567专题三 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返回基础知识一、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中,在血液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梳理毛细血管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侏儒症呆小症甲亢低血糖症糖尿病二、胰岛素及其作用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0.9毫克/毫升)。血糖是人体内重要的 物质。
2.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和控制:
(1)当血糖含量>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 →血糖含量 →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当血糖含量<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 →血糖含量 →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供能增加下降减少上升命题点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1.(2017·宜兴)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呆小症
D.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12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3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12命题规律探究3命题点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1.(2017·宜兴)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呆小症
D.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12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3C2.(2016·丽水)糖尿病是一种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胰岛素分泌过多
解析 胰岛素具有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元的功能。因此,当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会升高,引发糖尿病。答案 解析123B123答案 解析3.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
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123解析 人体饭后由于消化吸收了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使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增加,促使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胰岛素增加后,使血糖浓度降低,从而使人体的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的浓度90毫克/100毫升左右。1233.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
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C返回解析答案专题四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返回基础知识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由消化、循环、呼吸、神经、运动、泌尿、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组成的,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这两个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 。
二、人体体温的调节
1.人类与鸟类、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梳理神经内分泌统一的整体2.产热和散热:
(1)产热: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时以 为主,运动时以
为主。
(2)散热:90%的热量通过 散发出去,它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3.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当气温下降时,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将信息传送到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骨骼肌战栗、结果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当气温上升时,机体内的调节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内脏骨骼肌皮肤命题点 人体体温的调节
1.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器官
解析 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
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12答案 解析命题规律探究C2.(2016·温州)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
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
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解析 该动物在6时至9时,体温逐渐升高,此时它的产热要大于散热。C返回解析答案12实验探究与学科素养返回要点 各地中考都非常重视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考题的关键是:将实验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客观的事物作出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素养提升6科学探究之分析能力的培养典例1 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答案 解析①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
甲、乙两组,分别放入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小白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使红色的液柱向左移动。典例1 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答案 解析①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
甲、乙两组,分别放入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小白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使红色的液柱向左移动答案 解析(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可知,乙组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的结论。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典例2 (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
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实验是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而设计的,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答案 解析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答案 解析(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答案 解析(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变量是生长激素。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解析 预测实验结果图见答案。答案解析答案 返回本课结束考点跟踪练 6 生命活动的调节
A组 基础排查练
1.(2017·赤峰)如图是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器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7·邵阳)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且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其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2017·牡丹江)同学们在学业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4.(2016·宁波)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5.探究生长素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D.生长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长
6.(2016·湖州)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能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________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
7.(2016·绍兴)根据缩手的反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
(2)若此人D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________。(选填序号)
①能缩手,感觉到痛 ②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③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④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8.(2016·温州)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9.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________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通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__________(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B组 深化突破练
10.(2017·威海)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0~1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B.1~2小时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小时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
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更强
11.(2017·临沂)医生常用膝跳反射(如图)来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小锤应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B.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⑥→④→b→③→⑤
C.若①处受损,其它部分正常,迅速叩击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D.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12.(2017·福建)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3.(2017·临沂)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科学家利用蝌蚪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请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14.(2017·泰安)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
15.(2017·临沂)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碘液(或酒精)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试剂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分析问题:
(1)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成年人因缺碘而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但它能不断地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现象主要与图甲中海带细胞的[____]________结构有关。所以常吃海带等含碘的丰富的海产品,对预防这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进行如图乙所示遮光等一系列处理,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在图丙所示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酒,[____]________变成蓝色。
(4)图丁示显微镜下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标本染色,细胞中被染上深色的结构和变蓝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图戊所示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后滴加碘液,摇匀,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___(填序号)。
16.(2017·滨州)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正常人来说,饱食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________。
17.(2015·台州)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图。
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答案精析
1. C 解析 据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胃,丁是十二指肠,丙是胰腺。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体。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C 解析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且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其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
3. D 解析 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 C
5. D
6. 内分泌系统 效应器
7. (1)感受器 (2)③
8. B 解析 在反射弧中接受信息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叫神经中枢。
9. 神经 甲状腺激素 解析 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同时,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
10. D 解析 图示中,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后,a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b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a为正常人,b可能患有糖尿病;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是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
11. C 解析 若①上行传导束处受损,其它部分正常,迅速叩击后能完成膝跳反射,因为反射弧是完整的,只是不能产生感觉,故C错误。
12. C 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故A正确;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故B正确;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故C错误;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13. A 解析 通过乙的前后对照试验,证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14. C 解析 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可能是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低。
15. (1)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细胞膜 (2)A变成了蓝色,B没有变蓝色 光、淀粉 (3)7胚乳 (4)1细胞核 4淀粉粒 (5)②③
16. (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甲鼠 (3)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的干扰(或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4)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5)C (6)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7)多
17. 现象: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解释:由于木板旋转产生的“人造重力”,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