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专题复习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五部分 二轮专题复习要点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
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热点考向1物质的构成与原子的结构答案 解析典例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断的运动,故A错误;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B正确;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C正确;
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答案 解析典例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A答案 解析典例2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
量。下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氦原子的质子和中子还可分,它们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D.在元素周期表中,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解析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可以再分,故A说法正确;
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
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故C说法正确;
在元素周期表中,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故D说法不正确。答案 解析D典例2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
量。下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氦原子的质子和中子还可分,它们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D.在元素周期表中,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要点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生西瓜
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波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近年的中考往往借原子结构模型,考查对原子结构的微观理解。热点考向2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答案 解析典例3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
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解析 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A正确;
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正确;
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错误;
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故D正确。答案 解析典例3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
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C要点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
宏观抽象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微观具体的概念。热点考向3元素与原子答案 解析典例4 (2016·湘西)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
“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解析 “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中“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D答案 解析典例5 (2017·衢州)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
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
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
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
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甲应该是中子,不带电,故A错误;
乙和电子一起构成原子,乙应该是原子核且带正电,故B正确;
丙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不带电,故C错误;
丁是离子,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故D错误。答案 解析典例5 (2017·衢州)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
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
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
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
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B要点 化合价是元素的重要性质,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并利用化合价
书写化学式十分重要,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可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热点考向4化合价答案 解析典例6 (2016·株洲)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
是( )
A.NO B.NO2
C.NH3 D.HNO3解析 NO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
NO2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可得y+(-2)×2=0,则y=+4价。
NH3中氢元素显+1价,设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
可得z+(+1)×3=0,则z=-3价。
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w,
可得(+1)+w+(-2)×3=0,则w=+5价。答案 解析C典例6 (2016·株洲)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
是( )
A.NO B.NO2
C.NH3 D.HNO3要点 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从化学式可
以知道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也可以知道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组成以及原子的个数。具体地说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主要有:①一种物质;②组成物质的元素;③物质的一个分子;④物质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⑤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热点考向5化学式的意义答案 解析典例7 兰州牛肉面制作中通过添加蓬灰(主要成分K2CO3),使面条劲道
有弹性。下列关于K2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K、C、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O原子构成
D.取少量蓬灰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 本题要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化合物的概念及碳酸盐的性质来分析。由碳酸钾的化学式K2CO3可知,它是由碳、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由碳酸钾的化学式K2CO3可知,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答案 解析典例7 兰州牛肉面制作中通过添加蓬灰(主要成分K2CO3),使面条劲道
有弹性。下列关于K2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K、C、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O原子构成
D.取少量蓬灰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答案 解析典例8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Fe(OH)2
B.胆矾:CuSO4·10H2O
C.2个碳酸根:2H2CO3
D.2个硅原子:Si2解析 氢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Fe(OH)2,故选项A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SO4·5H2O,故选项B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2个碳酸根可表示为2 ,故选项C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硅原子表示为2Si,故选项D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答案 解析典例8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Fe(OH)2
B.胆矾:CuSO4·10H2O
C.2个碳酸根:2H2CO3
D.2个硅原子:Si2A要点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主要类型有:求相对分子质量;求化合物中
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相对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化合物中所含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热点考向6根据化学式计算答案 解析典例9 (2016·齐齐哈尔)清凉甘甜的汽水中常含柠檬酸,已知柠檬
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请回答:
(1)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________;6∶8∶7解析 1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6∶8∶7。答案 解析(2)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37.5%(3)19.2g柠檬酸含氢元素_____g。0.8答案 解析典例10 A和B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4和16,化合价分
别是+3和-2,则A、B形成的化合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74 B.30 C.76 D.108C解析 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可知,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2B3,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6×3=76。要点 物质的分类可从物质的组成来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从元素的
种类可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热点考向7物质的分类答案 解析典例11 (2016·大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
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 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氧化铜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A分类正确;
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故B分类错误;
一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故C分类错误;
空气、盐酸都属于混合物,故D分类错误。答案 解析A典例11 (2016·大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
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典例12 (2017·嘉兴)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
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析 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其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答案 解析(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
H2O和NaN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H2O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化物的是H2O;答案 解析(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
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Mg(OH)2解析 时针、分针和秒针指的三种元素分别为Mg、O、H,可以组成化合物Mg(OH)2。要点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把混合物中的几种成分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
的方法。主要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等。热点考向8混合物的分离答案 解析典例13 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 的是( )解析 粗盐提纯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过滤操作、杂质除去等内容。A中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
B中溶解粗盐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速度,故B正确;
C中过滤时,倾倒液体需玻璃棒引流,而且漏斗的下端要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故C错误;
D中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故D正确。答案 解析C典例13 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 的是( )答案 解析典例14 晓燕在实验室过滤浑浊的天然水的过程中,她一直使液面的
高度高于滤纸的边缘,则该操作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滤纸被弄破
B.过滤后的水仍有许多杂质
C.过滤后的水变为纯水
D.过滤后的水十分清澈B解析 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本课结束专题突破练1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2017·丽水)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2.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4+核外有22个电子
B.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C.CaTiO3中Ti的化合价为+2
D.TiO2由钛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3.下列事实不能体现微粒性质的是( )
4.如果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5.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化钠分子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相同
6.(2017·金华)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
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7.(2017·温州)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18 B.176
C.294 D.412
8.(2017·杭州)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成水分子
9.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0. 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A.甲烷 B.金刚石
C.石灰石 D.氮气
(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颖在地矿博物馆中看到了许多矿石标本,其中部分矿石信息如图所示:
(1)在钾长石的主要成分KAlSi3O4中,共含有________种金属元素。
(2)在上述四种矿石中,________(填序号)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
(3)查阅博物馆资料,小颖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工艺:他们将孔雀石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金属铜。(【简析】孔雀石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高温灼烧时,用木炭作还原剂能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请你从上述反应中,任选其一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铁矿和黄铁矿中,你认为哪一种矿石更适合炼铁?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周期(横行)元素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第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________种。
(4)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13.(2017·温州)我省开展“全面剿灭劣V类水”行动。为了治理某河道的水污染,相关部门放置一批太阳能仿生水草,几个月后效果明显。太阳能仿生水草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送风电动机以及若干人造水草等构成(如图)。太阳能电池板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工作,给河水持续提供空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1)电动机工作时,其能量如何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造水草中有硝化细菌,当水体溶解氧增加,硝化细菌会快速繁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3)水体中氮元素含量过高是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造水草中的硝化细菌能将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最终转化为无污染物质,该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之一是:2NH3+3O22HNO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4.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结论;
(4)实验D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E中,所用电源是_______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mL;
(6)实验F中,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答案精析
1. A 解析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CH2O2;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在化合物中属于CO2,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错误;C、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CH2O2,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比为1∶1,质量比为22∶1,故错误。
2. B 解析 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其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Ti4+是失去4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故其离子中含有22-4=18个电子,故A错误;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故B正确;设Ti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3=0,解得x=+4,故C错误;TiO2由二氧化钛分子构成,故D错误。
3. D 解析 一口气能喝上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体现分子的性质;给自行车打气,说明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体现分子的性质;在花园闻到花香,说明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体现分子的性质;实验仪器破碎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能体现微观粒子的性质,故D符合题意。
4. C 解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 A 解析 由形成过程图可知,Na变为Na+,失去1个电子,Cl变为Cl-,得到1个电子,故A正确;钠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而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故B不正确;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而结合形成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不正确;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不同,钠离子相比钠原子少一个电子,故D不正确。
6. C 解析 物质C表示水,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是纯净物,故A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原子不改变,故B错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故C正确;该反应前后化合价会改变,氧气变成水的过程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变成-2价,故D错误。
7. A 解析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8. D 解析 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A选项“”表示氢离子;B选项“”表示氢氧根离子;C选项“”表示钠离子,故选项A、B、C是错误的叙述;D选项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9. D 解析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而且应先加锌粒,再加稀盐酸,故C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0. (1)B (2)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 ②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气体 ③原子 解析 (1)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氮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B;(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②图2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气体;③由图②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且分子的数目也可能发生改变。
11. (1)2 (2)A (3)2CuO+C===2Cu+CO2↑ (4)赤铁矿;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 解析 (1)在钾长石的主要成分KAlSi3O4中,共含有钾、铝2种金属元素;(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A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3)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4)在赤铁矿和黄铁矿中,赤铁矿矿石更适合炼铁,理由是: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
12. (1)9.012 (2)氖 (3)5 (4)NaCl 离子 (5)bd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2)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第二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氖元素;(3)第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有硅、磷、硫、氯、氩五种非金属元素;(4)第11号元素是钠元素,第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C和Ne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b、Be和Mg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c、Al和Si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d、F和Cl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13. (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无性(或分裂) (3)H2O 解析 (1)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2)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进行分析,X为H2O。
14. (1)引流 (2)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五分之一 (4)排去集气瓶中的空气 (5)直流电 2.5或10 (6)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