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陋室铭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陋室铭》——刘禹锡学习目标:
1、了解铭文的特点。
2、理解本文的主题。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读、背诵全文。(一)走进陋室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永贞元年,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在外。直到永和元年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利,有《刘梦得文集》。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题目解说商汤盘铭: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要不断进取。(二)踏访陋室自 学 检 测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注意下列字词读音惟吾(wú)德馨(xīn)
苔(tái)痕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诸葛(gě)
西蜀(sh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听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赏读自主学习 学会释义 品味文章的内涵美。 译读 提示: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
“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
“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方法指导 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替”——替换差异词语
“调”——调整特殊语序
“留”——保留专有名词
“删”——删除无义虚词
“补”——增补省略成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名:出名。名词作动词。灵:有灵气。形容词做动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之:不译。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欣赏陋室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理内容 理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写陋室自然环境清幽宁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高雅不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写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恬适。 文中哪句话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悟主旨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第一铭”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垂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陋室铭》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本是写“陋室”,但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句开头,触景生情,因事而兴,由山水说到陋室,自然而贴切。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而兴。明写法 作者明写刘禹锡的陋室,为什么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而且还要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 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 引古代贤士的名室来证自己的“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同样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陋室物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反问、引用小结(四)话别陋室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五)铭记陋室 赛背课文,积累名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拓展延伸课下作业:
1、 默写全文(全体)
2、搜集刘禹锡的诗作摘抄在笔记本上。(全体)
3、仿写本文(部分)
教师寄语苦难出诗人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