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专题汇编
温馨提示:本卷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范围: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浮力、运动和力;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托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图一: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图二:轮胎上制有花纹
C.图三: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图四: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一: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 B.图二:书包的背带较宽
C.图三: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图四: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4.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船受到的重力将变大 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
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5.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21cnjy.com
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6.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7.在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
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8.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N,甲的示数是5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N,乙的示数是10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11.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13.“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
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14.在平直的路面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增大推力使物体开始运动,当推力为30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推力后,物体运动速度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体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B.撤去推力后,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减小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在该路面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
15.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试 卷 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9小题,有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所示,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 12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所示的科学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说明物体间 。
1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 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Pa。
19.山东菏泽丹阳路跨铁路立交桥建造时,为了不影响南北方向上京九铁路的正常运行,主桥沿铁路线平行的方向上修建。重达2.48万吨的主桥面建成后,再在水平方向上逆时针转动81.67度(如图所示),以实现与东西方向引桥的精确对接。此项工程创造了转体重量最大、球铰直径最大、桥身最长三项世界记录。主桥面的转盘在转动时需要减小摩擦,请你提出两种减小摩擦的办法:① ;② 。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21.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 ,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Pa。
22.小美用手把一个重为0.4N,体积是2.7×10﹣5m3的玩具球完全浸没到水中,玩具球受到的浮力是 N,放手后玩具球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10N/kg,ρ水=1.0×103kg/m3)。
23.如图所示,边长为a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露出液面,则木块的密度为 ,若把木块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时,木块将 (选填“上浮”、“保持不动”或“下沉”)。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绳子与放在桌面上质量为0.2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3N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4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6N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在小盘落到地面后,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26.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等于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 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
27.一场大雪后,博远同学发现人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对此产生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如下猜想:2-1-c-n-j-y
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博远用两个相同的平底矿泉水瓶和刻度尺,在比较松软的雪地上进行系列操作,将实验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水瓶放置方式
装水情况
雪中压痕深度/cm
1
正放
满瓶水
1.5
2
倒放
满瓶水
2.5
3
正放
半瓶水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 。
(2)选择2、3两次实验来验证猜想二是否正确,合理吗?答: 。
(3)若两个猜想都正确,铁轨要铺在枕木上的道理,可以用猜想 (填“一”或“二”)的结论来解释。www-2-1-cnjy-com
28.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先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 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 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而其它猜想是正确的。(选填“A”、“B”或“C”)2·1·c·n·j·y
(3)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www.21-cn-jy.com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0
0.8
2
木块与木扳
5.0
1.0
3
木块与砂纸
4.0
1.2
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2)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写出一种即可) 。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34题每空3分,第35题6分,第36题4分,共55分)
30.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如果水平推力F一直保持不变,则木板受到的合力将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21·cn·jy·com
32.如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 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 。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33.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VB= ,物体B的密度是 kg/m321·世纪*教育网
34.“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背漂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底部装有定滑轮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m1为6kg,然后把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的示数m2为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则(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ρ水=1.0×103kg/m3);21*cnjy*com
(1)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 N;
(2)台秤的示数m3为 kg;
(3)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1.08×103kg/m3,则穿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 kg(结果保留整数)。
35.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于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如图)。下水方式采用了漂浮式下水,这也是现代航母建造中普遍使用的下水方式。漂浮式下水是打开闸门让海水注入船坞(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依靠浮力浮起后驶离船坞。(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问:
(1)航母001A设计满载排水量约7万吨,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水面下4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3)一位质量为60kg的歼15舰载机飞行员来到航母的水平甲板上,若双脚与甲板的接触面积是0.04m2,则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是多少?
36.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N/kg)21教育网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2017-2018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专题汇编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DDD 6—10、BACBC 11—15、DDDDC
二、填空题
16、等于; 弹簧;
17、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1)乙; 压力; (2)4×106;
19、①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添加润滑油;
20、大于; G=m×15N/kg;
21、受力面积; 5×105;
22、0.27 ; 下沉;
23、ρ; 上浮。
24、0.3; 减速; 04;
三、实验探究题
25、CBA;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
26、(1)小于;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大小相等;运动状态将改变;
27、(1)1、3; 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不合理;压力大小也在变变化;
(3)二。
28、(1)2; (2)A; (3)控制变量法。
29、(1)1、2;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四、解答题
30、不变; 不变; 不变;
31、增大; 下降; 增大;
32、b; b管下端管道横截面积大,水流速小,压强大;
33、解:A物体A在水中悬浮,ρA=ρ水﹣﹣﹣﹣﹣①;
B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且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ρ水gVB=ρBgVB﹣﹣﹣﹣﹣﹣②21教育网
由②得ρB=ρ水=×1.0×103kg/m3=0.5×103kg/m3;
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AB处于悬浮状态且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所受浮力等于AB自身重力的和,即F浮=GA+GB,21cnjy.com
ρ水gV排=ρAgVA+ρBgVB﹣﹣﹣﹣﹣﹣﹣③
由①②③得:ρ水gVB=ρ水gVA+ρ水gVB
VB﹣VB=VA
VA:VB=1:6.
34、(1)60; (2)3; (3)21。
35、(1)满载时排水量:m排=70000t=7×107kg,
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7×107kg×10N/kg=7×108N;
(2)水面下4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kg×10N/kg×4m=4×104pa;
(3)在水平甲板上,对地面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
站立时着地面积:S=0.04m2,
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
p===1.5×104Pa;
答:(1)航母001A设计满载排水量约7万吨,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7×108N;
(2)水面下4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4×104pa;
(3)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是1.5×104Pa;
36、(1)由②图可知: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
在铁皮罐上加砝码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ρ水V排2g=ρ水×V罐g,
由于铁皮罐处于漂浮,则F浮1=G罐,F浮2=G罐+G砝码1,
所以,F浮2﹣F浮1=G砝码1,
即ρ水×V罐g﹣ρ水×V罐g=G砝码1,
则V罐=====1×10﹣3m3;
(2)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1.0×103kg/m3××1×10﹣3m3×10N/kg=5N,由于铁皮罐漂浮在水面上,则G总=F浮1=5N.
(3)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时处于漂浮,则根据漂浮条件可得:F浮3=G罐+G砝码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即:ρ盐水V罐g=G罐+G砝码2,
所以ρ盐水====1.2×103kg/m3.
答:(1)铁皮罐的体积有1×10﹣3m3;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5N;
(3)盐水的密度有1.2×103kg/m3;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