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天气——风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2.使学生了解风速和风向,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简单工具,测量室外的风速和风向。
3.使学生了解全球主要的风,知道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4.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风的形成。
5.学生能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 活动设计:
活动一:研究风产生的原因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研究风的兴趣。
2.使学生知道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3.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风的形成。
5.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作出解释”的科学探究过程。
活动器材:大号饮料瓶、眼药水瓶、蜡烛、蚊香、火柴等。
活动二:测量风速和风向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风速和风向。
2.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简单的风速计和风向标。
3.让学生尝试使用自制的简单工具测量室外的风速和风向。
活动器材:麦管、卡片纸、牙签、透明胶、大硬纸板、扁平木条等。
活动三:了解全球范围的风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全球主要的风有季风、偏西风、极东风等。
2.让学生知道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3.通过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活动器材:相关图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风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风是怎样产生的?请说出你的假设。设计: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交流:分小组交流各自的设计。动手做:模拟风形成的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现象,说明风是怎样产生的?小结: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教师应激发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要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验证假设,教师要指导而不指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个实验现象并不是特别明显,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尊重实验结果的严谨科学态度。
(二)测量风速和风向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介绍:(出示风力等级示意图)风的两个重要指标——风向、风速。讨论:风向标、风速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制作:请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制作简易的风向标、风速计。试一试:用自制的风向标、风速计测量室外的风向、风速,并做好记录。 教师课前要尽可能多地收集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片。指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各种各样的简易风向标、风速计。
(三)了解全球范围的风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介绍:一些全球主要的风(如:季风、海陆风等)。观察: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思考:你能说说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吗?小结:白天(夜晚),陆地升温(降温)快,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陆地吹向海洋)。 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结合风形成的模拟实验分析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使用更多的图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