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五单元 平衡、压强和浮力——水的浮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力压水面上的泡沫块感受浮力,并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浮力。
2.通过借助浮力运输、曹冲称象、生物的漂浮等生活实例的了解,认识浮力的利用,并通过对鱼鳔作用记、潜水艇升降原理的认识以及浮沉子的制作掌握浮力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水的浮力实验
活动目标:
让学生用力把水面伤的一块泡沫塑料板往下压,从而体会感觉水中有一股向上推手的力,就是浮力。
活动器材:
透明水槽、水、泡沫塑料板
活动二:水中提物比较实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在空气种和水中分别提取同样的重物,进一步感受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2.通过比较感受,为进一步科学的提出证明,并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讨论、设计证明实验方案。
活动器材:透明水槽、水、泡沫塑料板
活动三:制作简易潜水艇
通过对鱼鳔作用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潜水艇沉浮的原理,以此为基础一起设计一个潜水艇沉浮原理的实验。
活动器材:透明水槽、水、医用注射器、橡胶管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受水的浮力实验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预想:把一块泡沫板放入水中后用手往下压后会怎样?实验要求:把泡沫块放在水中用手向下压,然后体会其中感受。 实验。提问:1.通过实验,你感觉到了什么?2.手越是用力向下压,它却拼命向上的这股力量是谁给的?(水) 3.你知道这种力叫什么名称吗?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用手掌或是几个手指一起下压泡沫,不要用手指一个手指向下戳,若泡沫稍小会有翻覆影响实验结果。
活动二:水中提物比较实验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我们用手感觉过浮力了,若是把一样物体放入水中,在水里提起它和在空气中提起它的感受会一样吗?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结果?实验要求: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提起同一个重物,感受它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汇报结果。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讨论:如何能够更为科学的知道在水中提重物时的重量比在空气中提要轻? 汇报。实验:用弹簧秤分别在空气中勾起重物,读出相应的重量数值并填写在练习册P.38表格中。 这个验证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浮力的?出示图片:曹冲称象,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原因。出示图片:认识一些水生生物漂浮的图片并介绍其中的结构特点和对其生存的意义。 讨论:你能从鱼鳔的作用里得到什么启示? 1、 在这组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前挑选重物时不宜找重量太轻或过重的物体,过轻的物体在比较中结果不够明显,过重的物体在实验中不利学生提起。2、在实验中,建议水槽中的水要多放一些,以此增加水的深度,方便学生在从水中提起重物时有足够的水中行程。请学生通过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并整合后进行汇报介绍。
活动三:设计简易潜水艇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讨论:人类发明的潜水艇就是从鱼鳔的作用得到启示而发明的,你能用实验来模拟制作一艘会浮起的潜艇吗?汇总。 实验要求:分别准备一只带有橡皮塞的小瓶,塞子上各开两个孔气,插入玻璃管,将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玻璃管,将瓶放入水中,观察当注入水和空气时,小瓶的反应。 实验。汇报结果。 1、教师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中要注意在水槽内多放点水以使同学能更清晰的观察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在注射器的准备上,教师要注意尽可能的减小注射器推入的阻尼以方面学生操作。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群体实验的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