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菩萨蛮韦庄小桥流水人家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菩萨蛮韦庄学习目标1. 吟咏诗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词。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发挥想象,品味并体会词中的意境。
3. 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韦庄花间词派: 后蜀赵崇祚zuò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 (其二)
韦庄
请你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字句,感知课文内容。
从第一和第二句,挑选一个词语概括本词所写内容。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 合:应当。“人人尽说江南好”,
好在哪里?(1)好在景美
(2)好在生活美
(3)好在人美
江南好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画船听雨眠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通过对诗歌反复诵读、仔细揣摹,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悠入梦。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好在景美好在生活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边人:
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 皓腕:
洁白的手腕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当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
《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好在人美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须:
必定。
断肠:
形容非常伤心。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三、精读文本,再次探情 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知人论世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探讨作品的思想情感。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背景材料: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秦妇吟》 探究: 为何“断肠”?
①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和人物,就会后悔不及。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②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战事频繁,社会动乱不已。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想还乡而不能的苦衷。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想回故乡却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全诗主旨:课后作业比较《菩萨蛮》(其二)和白居易的《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