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十二课 弹性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十二课 弹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07 12: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十二课 弹性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建立“弹性”私“弹力”的初步的概念,了解弹性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器材:钢锯条、螺旋弹簧、薄竹片、弹簧扩胸训练器(或自行车内胎剪成的橡胶窄条)。
2.分组实验器材:薄竹片、螺旋弹簧(或橡皮筋)、玻璃(或塑料)注射器。
3.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实验:像老师这样(演示)左手把钢锯条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钢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吗 变成什么样 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锯条的形状又变成什么样
2.讲述:铜锯条受力后会改变形状,失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是钢锯条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别的物体是否有这种性质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
(1)通过实验感知竹片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左手把竹片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竹片的另一端向下压,观察竹片的形状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竹片的形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实验说明,竹片与钢锯条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手的压力时会变弯曲,当压力慢慢减小时,竹片又会慢慢地恢复原来的形状。
(2)通过实验感知弹簧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操作方法:两手分别握住弹簧(或较粗的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然后再慢慢减小拉力,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②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当我们握住弹簧向两边用力拉时.弹簧被拉长,当拉力渐渐减小时弹簧又会慢侵恢复原来的长度。这说明弹簧也具有与钢锯条相似的性质。
(3)讨论
①下面这些物体,哪种物体具有与钢锯条一样的性质
海绵。(√) 塑料直尺。(√) 橡皮泥。(×)
人身上的皮肤和肌肉。(√)
②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种性质
(4)研究压缩空气的弹性:
①提问:压缩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弹性)
②讲述:请你做一做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实验。
③讨论: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相同 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点
(压缩空气受力后是体积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体积。)
(5)讲解:钢锯条、薄竹片、弹簧、压缩空气等物体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外力时,它们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样的性质叫做弹性。
2.指导学生认识弹力
(1)提问:刚才,我们做了几个物体有弹性的实验。当你们对物体施加力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有没有感到有一种阻碍物体改变形状或体积的力
(2)实验:让学生用弹簧再实验一次,进一步感受弹力的存在。
(3)汇报实验中的感受。
(4)讲解:当弹簧受到外力、长度发生变化时,弹簧同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当弹簧被拉长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内拉人的手;当弹簧被压缩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外推人的手;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
(5)游戏:让几位同学同时上台,先轮流用双手拉“弹簧扩胸训练器”系的一根弹簧,然后逐渐增挂弹簧根数。比一比谁能拉动几根弹簧,并要求学生说出拉不同数量弹簧时的感受。最后讨论从这个游戏可以发现关于弹性和弹力的什么规律
(用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簧的根致越多,拉动时需要用的拉力越大。)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许多物体明显地具有弹性,人们应用物体的弹性或弹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或看课本插图)。
3.提问:图中的什么物体、它的明个部分具有弹性 起什么作用
4.总结:什么是物体的弹性 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区别弹性和弹力的不同之处。
(四)布置作业
观察:找一找自己家中的哪些物体有弹性 应用弹力做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