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学自然第十册第二十课 消化器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的意义、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向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教学准备:
⑴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
⑵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食物中有哪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消化器官
讲述:人体中有许多担负着消化营养任务的器官,它们是什么呢?
学生看课本上人体器官的彩色图片,看看它们是哪些器官,长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学生对照图,认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等。
教师讲解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牙、舌、唾液腺开口,有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食管:食物向下的通道。
胃:肌肉囊,用来磨碎食物,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营养。
小肠:5─6米长,弯弯曲曲,盘折,用来消化吸收营养。
大肠:上连中肠,下连肛门,吸收水分。
填写书上的填空。
2.指导学生认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学生看书上的一幅图,说说食物是臬被消化吸收的。
教师讲解:
食物从口腔进入,牙嚼、唾液进入,消化淀粉,以后食管进入胃,胃蠕动使食物成食糜,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后进入小肠,胆汁、肠液进一步消化食糜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使绝大部分营养被吸收,残渣进入大肠,水分被吸收,残渣被排出体外。
3.指导学生认识唾液的消化作用
对比实验(演示):
稀淀粉糊,一加入唾液,加一不加,置于温水中4─5分钟,分别滴入碘酒观察现象。
得出:唾液能消化淀粉。
4.饮食卫生教育
看书后齐读。
5.巩固
学生看书,复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作业
细嚼一次馒头,体味一下是否有甜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