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3 06:4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获嘉同盟山武王庙唐槐相传郭子仪所种758年,大将郭子仪引兵自杏园渡(在县西南屯街村一带)渡过黄河,在获嘉打败了安太清(安禄山之孙),斩四千人,俘五百人。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材料一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教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口蜜腹剑李林甫专权乱国杨国忠杨玉环(719--756)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杜甫)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685~762)李隆基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朝政腐败,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材料二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节度使势力膨胀,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边镇兵49万;中央军8万)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材料三: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政权安禄山,栗特人,703年正月初一生。秉性机灵聪慧,以骁勇出名。用厚礼贿赂官员,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唐玄宗因此信任喜爱他。请求当了小他16岁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非常高兴。晚年更加肥胖,肚子掉到了膝头下边,体重330斤,腹肉过膝。而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动作却快得像旋风一样。(703--757)一、安史之乱(一)历史背景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唐玄宗李隆基渤海长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阳幽州云州九原营州灵武益州北京马嵬驿河黄江长常山井陉关潼关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安史叛军进攻路线755年安禄山、史思明“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二)经过(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 、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渤海长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阳幽州云州九原营州灵武益州北京马嵬驿河黄江长常山井陉关潼关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安史叛军进攻路线唐玄宗出逃路线755年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1)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杨国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得缢死贵妃,史称"马嵬驿兵变"。渤海长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阳幽州云州九原营州灵武益州北京马嵬驿河黄江长常山井陉关潼关太子李亨北上路线唐、回纥军反击路线唐玄宗入蜀路线“。”755年(2)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渤海长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阳幽州云州九原营州灵武益州北京马嵬驿河黄江长常山井陉关潼关安史叛军进攻路线唐、回纥军反击路线763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3)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三)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
2、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宦官专权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批阅奏折,掌握禁军,国策制定,朝臣任免,皇帝废立,专权横行,无恶不作。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的割据性地方: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1.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2.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
3.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4.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5.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经济政治755—763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安史之乱原因时间经过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763年最终被平定。影响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园栽,
蕊寒霜冷蝶难来,
它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背景:
2、经过
3、结果: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1)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3)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朱温叛变,
被镇压,起义失败。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一)黄巢起义881年黄巢起义入长安特点:流动作战
黄巢起义——致命击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朱温投降唐朝,被分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二)唐朝灭亡通过以上学习,你能说说唐朝衰亡的过程吗?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五代十国的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国力大增,统一打下了基础。背景人民渴望统一;本人宏大志向措施影响后周2.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以史为鉴: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
更迭与分立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时间:755年
结果:763年,叛军被平定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生活困苦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时间:907年
概况:被朱温建立的后梁灭亡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及北汉课堂小结1.由尤小刚执导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在播出时是街头巷尾热议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剧中诸多人物和事件令观众意犹未尽。你认为剧中不会出现(  )
A.唐玄宗信任、提拔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B.安史之乱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D.唐玄宗重用名相狄仁杰等人
2.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对安禄山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代宗
D C3.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发生严重灾荒
C.社会矛盾尖锐 D.节度使权力膨胀
4.“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BB5.右边的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DAC7. 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8.下列关于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B9.“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发生在(  )                
A.秦二世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后期 D.唐高宗统治时期
10.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从建立到灭亡,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  )
A.138年 B.146年
C.289年 D.290年CD1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关键词“907年”、“朱温”、 “唐朝灭亡”反映的主题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后梁建立
12.“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辽宋夏金DC13.在唐玄宗逃往蜀中时,太子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太子就是后来的(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肃宗 D.唐僖宗
14.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区在(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CC1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6.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D.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DD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
(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唐玄宗荒废朝政;任人唯亲;宦官奸臣当道,朝政日益腐败。(2)除材料一所述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
(4)材料三反映“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①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②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18.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为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道理?(1)对。 (2)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衰而亡。
(3)懂得治乱兴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