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2017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新旧教材差异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一、新旧教材差异 本课知识点构成: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3.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知识点多,课程容量大一、新旧教材差异 本课知识点构成:知识点多,课程容量大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设计的三种思路方案1:保持两课时,大跃进,文革+建设成就方案2:一课时完成,政治主线突出大跃进、文革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敏感问题方案3:一课时完成,经济主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成就
将大跃进和文革作为阻滞经济发展的案例进行处理难懂概念与建设成就割裂一、新旧教材差异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方式1:以柱状图作为线索,贯穿全课,突出经济变化请描述这一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呈出什么变化趋势?形成宏观认识:曲折上升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大跃进文革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方式2:以大炼钢铁为例,分析大跃进失误学校“炼钢”
“我们昼夜鏖战…拉来的矿石要用手锤砸碎。在教室和走廊上,一堆七八个同学围坐在一起砸啊砸,一开始还有人说话,渐渐地人们乏得只顾打盹,但是没有人通知休息谁也不敢停下来。
当时所有参加炼铁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说炼铁要多高的温度,更不晓得如何控制和测量碳硫硅等元素。
当把炼铁的炉子蹬倒以后,人们找到的只是像烟煤燃烧后的炉渣一样的东西。”
——夏升山《大跃进亲历记》 滥用劳动力缺乏必要技术知识成品质量差,破坏大人民热情参与和支持蛮干,瞎干高投入低回报《人民日报》报道:一棵白菜250公斤、小麦一亩10万公斤。
大跃进时口号:“人有多大胆量,地有多大产!
忽视客观规律大跃进片段3:大办农业虚报、浮夸大跃进片段4: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消耗和高浪费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方式3:经济为主线,设计大跃进和文革的过渡私有制
经济要素 关注柱状图变化,了解大跃进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原因:“将经济建设中的方式分歧,上升到政治路线斗争高度。”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方式4:淡化文革内容,突出政治斗争对经济建设的阻滞工作重心:经济建设政治斗争二、对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处理方式4:淡化文革内容,突出政治斗争对经济建设的阻滞三线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历时15年,国家共投入2052亿资金和近千人万人力,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各省腹地,建设起2000多个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工业成就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材料一:《1956-1976年部分建设成就》
①大港油田(天津市滨海新区)
②内蒙古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青海省西海镇爆轰试验场)
④籼型杂交水稻(湖南省安江农校)
⑤湖北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⑥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⑦山东省胜利油田
⑧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尝试1:填写地图,加强时空观念建立感性认识了解空间分布情况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尝试2:填写表格,将成就归类第一步:学生将上述成就进行分类,给每一种类别起名第二步:教师补充分类标准,引导学生注意工业产业链关注成就内在属性初步建立理性认识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尝试3:地图对比,观察变化,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工业布局更合理工业产业链更完整 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广泛参与,生产热情高涨制定计划,大量资金投入苏联帮助与压力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尝试是什么有何特点为什么认知历史现象:广泛参与,生产热情高涨制定计划,大量资金投入苏联帮助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