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伟大的
历史转折
10
过渡时期 [1949~1956]
走上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探索时期 [1956~1978]
探索道路:曲折前进(成就与失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 [1978~ ]
找到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①文革后,人们期盼消除文革错误,恢复国民经济,纠正冤假错案。
②1977年2月,《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提出“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背景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
内容
批判“两个凡是”
标志
意义
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真理的本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可知正确或错误。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议一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工作会议
1978年11月
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这篇讲话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开辟新道路、开创新理论的划时代历史文献。
时间
内容
意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
中央工作会议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
说一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内容
①思想上:全面认真纠正文革及其“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③组织上:全会增选了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
领域 否定 确立
思想上 “两个凡是”方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上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工作中心
组织上 中央“左”倾错误 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③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背景 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次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城市暴动受挫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第二次 革命取得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 从农村转移到乡村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意义:“三新”。
①新道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②新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③新领导:形成了实际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年
内容:通过关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彻底否定了文革。
次数 时间 事件 主要任务
第一次 1911 辛亥革命 维护民主共和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1949 新中国成立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第三次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及其主要任务
下图是展示近现代中国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在方框②④内应该填写的是 ( )
A.开天辟地 中美建交 B.转危为安 恢复合法席位
C.焕然一新 港澳回归 D.洗刷耻辱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的邓小平思想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二大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