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课件+教案+知识归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课件+教案+知识归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3 12:13:36

文档简介

《寓言二则》知识归类
听写词语
亡羊补牢 钻进去 劝告 丢失 筋疲力尽
形近字
劝(劝告) 疲(筋疲力尽)
加(加号) 披(披衣)
近义词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反义词
明白——糊涂 筋疲力尽——精神抖擞
关于寓言故事的积累
《坐井观天》 《南辕北辙》 《守株待兔》 《惊弓之鸟》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学习方法
1.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注意积累讲道理的寓言故事。
2.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词语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现实意义。
课件19张PPT。揠苗助长
yà0导入新课 有一个种田人,每日劳作十分辛苦。
可是他看着地里的庄稼总也不见长大,
很是着急。于是……音乐欣赏:锄禾日当午0 焦 筋 疲 喘 截jiāopí 看谁读得又对又好!chuǎn jié 认识生字jīn0 喘( )截( )
端( )载( )
湍( )裁( )
瑞( )栽( )观察每一组字,比一比,组词。认识生字喘息截图端水装载 湍急裁衣祥瑞栽树0焦 筋 疲 喘 截猜谜语啦!皮也累了竹笋炖排骨疲筋生字认读0疒:疲 病 痛 疼
口:喘 吃 喝 听
观察生字生字认读0感知内容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0课文赏读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jiāo)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农夫很急切,你从哪里看得出来?转来转去:ABAC自言自语:ABAC0课文赏读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jiāo)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次数递增说明农人很着急。这里是对农人的什么描写?0课文赏读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的不同。0课文赏读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jīn)疲(pí)力尽。 “终于”说明农人想了很久。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你从“一棵一棵”读出了什么?“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呢?0课文赏读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chuǎn)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jié)。”农人是怎样做的? 这时候农人是怎样的心情?0课文赏读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这就是“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为什么会死呢?说一说你的想法。0课堂展示 读过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0课堂展示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0课堂展示0上小下大,撇伸展。“疒”的字还有哪些?请认真书写吧!学习生字0课堂展示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0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故事给妈妈听。0 《揠苗助长》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8个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牢、筋、疲”的写法。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理解寓言内容,感受故事里面的道理:要遵循规律,要知错就改。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8个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牢、筋、疲”的写法。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寓言故事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内容,感受故事里面的道理:要遵循规律,要知错就改。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出示图片)播放歌曲:锄禾日当午。
2、老师导入:有一个种田人,每日劳作十分辛苦。可是他看着地里的庄稼总也不见长大,很是着急。于是……(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走进《揠苗助长》,看看他做了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出示图片)
3、齐读课题《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课文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焦、筋、疲、喘、截。
(1)认识“喘”,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出示其它相同结构,有相同组成部分的字,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2)“焦”字强调部首“四点底”,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候注意写对笔画,要占格均匀,把字写好看,注意读音。
5、猜谜语。
皮也累了——疲
竹笋炖排骨——筋
6、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7、形近字区分。
栽( ) 载( ) 裁( ) 截( )
喘( ) 端( ) 湍( ) 瑞( )
栽树 载人 裁衣 一截 喘气 端正 湍急 瑞雪
8、疒:疲 病 痛 疼 口:喘 吃 喝 听
四、赏读课文,感受情感
(一)导学:(出示课件)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里焦(jiāo)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老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把句子读通顺,不要生疏地读。
3、不丢字,不多字。
4、开火车把句子读通顺。
5、农夫很急切,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6、转来转去:ABAC
7、自言自语:ABAC
8、次数递增说明农人很着急。
9、这里是对农人的心理活动描写。
10、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焦急地”的表达效果。
(二)导学: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jīn)疲(pí)力尽。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注意字音:筋疲力尽,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终于”说明农人想了很久。
4、他想出了什么办法?
5、你从“一棵一棵”读出了什么?
(三)导学: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chuǎn)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jié)。”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农人做了什么?
3、此时,农人会想些什么呢?
4、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么办呢?
5、这时候农人是怎样的心情?
(四)导学: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试着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
2、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4、禾苗为什么会死?
五、课堂展示
1、读过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2、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3、说一说你生活中揠苗助长的事例。
预设:过早学习,盲目加大学习的难度和数量。
六、学写生字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筋、疲。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筋、疲”的注意要点。预设:“筋”上小下大,撇伸展。“疲”“疒”的字还有哪些?
4、学生临写生字。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故事给妈妈听。
八、巩固练习
1、打开“阅读训练-《寓言二则》”,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