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消息三则
教学目标
1. 通过三则消息的比较阅读,学生了解什么是“消息”及“消息”的结构特点;
2. 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学生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阅读消息的相关内容;
3. 通过“报纸摘录”“剪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开始读报、用报。
说明:
“报纸,信息的窗口”这一单元的课文选用的都是“过去”的“新闻”,学习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解剖麻雀”,借以了解“消息”“通讯”这两种报纸常见的文章样式的特点,并能结合这些特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关的阅读,逐步培养起读报、用报的兴趣和习惯。
所以在《消息三则》一课中设计了以上3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学生掌握阅读消息的方法;
2. 逐步培养起学生阅读报纸的兴趣与习惯;
说明:
本课的三则消息都已失去了新闻的时效性,学生学习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在现实学习中读好报、用好报,所以让学生通过了解它们的写法、结构来掌握阅读消息的方法,培养起他们阅读报纸的兴趣与习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下大事?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可能是网络、电视、报纸等)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了解报纸是重要的“信息窗口”之一
2. 教师讲“报纸的故事”: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派人专门收集报纸。3. 教师提问:你们平时读报吗?读些什么报?怎么读报的?我们该如何用好报纸呢? 学生听故事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报纸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借故事激发学生读报的兴趣
平时读报的学生介绍 一方面了解学生读报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设疑,为学习本课作铺垫
学习课文了解消息结构特点 1.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快速游览课文与预习内容,由个别学生回答问题(采取一个学生先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的方式)——每则消息的标题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标题”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标题”在消息中的作用:标题能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2.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再仔细阅读每则消息的第一小节,比较其内容与标题的异同 ①先以第一则消息为例,由个别学生回答——第一节内容有了具体的时间、人物及具体事件②学生再用第二、三则消息的具体内容来比较第一小节与标题的异同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导语”及其作用。 让学生了解“导语”及其在消息中的作用: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3.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看第一则消息的第二、三小节,比较其内容与导语的异同。 ①由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第二小节内容更具体,对登顶人员的姓名和身份都作了介绍第三小节主要写了登顶后的情况(事件的结果)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主体”及其作用③学生说出其余两则消息的主体、结尾部分 让学生了解“主体”及其在消息中的作用:它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消息的结尾
4. 教师提问:看第三则消息,说说“为什么要跨国拯救中国虎?”(教师提示学生重点看“相关链接”的内容) ①学生概括总结②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每节的小标题 让学生了解“背景”材料及其在消息中的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根据消息结构特点总结阅读方法 教师假设:①现在时间有限,你准备怎么看新闻?②对某则新闻比较感兴趣,你又准备怎么看阅读? ①学生自由回答②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时间有限,可以只看“标题”与“导语”;感兴趣,则看全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总结一些阅读新闻的方法。
拓展阅读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一份报纸,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进行内容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共看了几则消息;对哪则消息的内容较感兴趣,了解比较详细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看一份(或几份)报纸,做好摘录(共看了几则;对哪则消息的内容了解比较详细) 完成作业 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
思路点拨
因为是把三则消息放在一起学习的,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让学生对三则消息做充分的预习,基础知识之外,对内容一定要熟悉,最好让学生把每则消息的每一个语段都做简洁的概括。
在学习课文,了解消息的结构特点这一教学环节中,也可采用先“解剖麻雀”的方法,比如说以第一则消息为例,让学生了解清楚消息的结构后,然后再进行迁移,让学生说出第二、三则消息的结构
练习举隅
1. 学生每天做剪报、摘录作业,每天进行交流;
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消息的特点,提高他们读报、用报的兴趣,也可让学生自己写“消息”,每天上课前用3-5分钟进行“新闻”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