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复习课件:古诗词阅读之“炼字”题解题策略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复习课件:古诗词阅读之“炼字”题解题策略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3 21:0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古诗词阅读之“炼字”题解题策略千锤百“炼”的智慧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悠然见南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悠然见南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炼字”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类: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5.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6.请赏析最后一句诗中的“ ”字。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典型例题:1、从修辞(表现)手法入手1、明确修辞(表现)手法:
2、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还原诗句情景(表达效果+内容)
3、辩明字-意关系(说明该字在表现全诗主题或情感方面的作用);(情感)
答题步骤:“衔” 生动形象地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表明了两山含着夕阳的情形,把山写活了“衔”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示例: “衔”运用了拟人手法。 “衔”生动形象地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表明了两山含着夕阳的情形,把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1、从修辞、表现手法入手
常见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映衬、双关、渲染、用典等。
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或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内容、情感。效果:传神、细腻、生动形象、精炼、准确、突出……2、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入手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含义(语境义): 衔是含着之意;横是横坐之意,2、回归原诗
(还原诗句情景) : 衔从动态描写夕阳西沉的情形,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的调皮姿态。3、辩明字-意关系 :
(说明该字在表现全诗主题或情感方面的作用)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示例:“衔”是含着之意,“衔”从动态描写夕阳西沉的情形,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是横坐之意,横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的调皮姿态。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从描写对象入手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答题步骤: 1、说明描写对象: 衔描写夕阳西沉的情形。横描写牧童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的姿态。2、描述对象特征
(还原诗句情景) : 衔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写出牧童的顽皮可爱。3、辩明字-意关系(说明该字在表现全诗主题或情感方面的作用):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示例:“衔”从动态描写夕阳西沉的情形,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表现了乡村晚景的美丽。“横”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找准切入点: A、明确修辞(表现)手法
B、解释该字在诗词中的含义 C 、说明描写对象 (2)?回归诗句:将该字还原于诗词,具体再现诗词描绘的景象(特点)、意境(蕴) 。
(3) 辨明字-意关系:说明这个字所表之情与全诗思想情感及主题方面的关系.“炼字”题的答题技巧归纳 字句篇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来进行赏析
阅读下列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1、解释词语的含义:
1、卧有躺或趴之意。 3、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2、还原诗句情景:3、辩明字-意关系 :2、卧表明小儿不是规矩地坐着,而是随意地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 答案示例:1、 “卧”有躺或趴之意,表明小儿不是规矩地坐着,而是随意地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从而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还原诗句情景:

3、辩明字-意关系 :1、“乱”有杂乱之意。
2、 “乱”字不仅写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3、表达出春日的勃勃生机。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花开红树乱莺啼答案示例:“乱”字有杂乱之意。不仅写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从而表达出春日的勃勃生机。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1、说明描写对象:2、还原诗句情景:3、与全诗主题、请感的关系关系:2、“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1、“乱”字写黄莺鸣叫声和飞舞姿态。答案示例:“乱”字在句中形容鸣叫声和飞舞姿态,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从而表达出春日的勃勃生机。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花开红树乱莺啼3、表达出春日的勃勃生机,
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形容诗中主人公与人离别时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客双方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一个“赊”字,请品析此字的妙处?(3分) 1、明确表现手法:
2、还原诗句情景:
 
3、与全诗主题、情感的关系关系:
1、“赊”运用了拟人手法。
2、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 ,就暂且向洞庭湖赊几份月色吧。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
3、表现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的情感。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答案示例:“赊”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人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的情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