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十二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2.瓦子的作用
3.宋词
4.元曲
5.宋词的代表人物
6.元杂剧及代表人物
一、繁荣的都市生活
东京城里的瓦子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或瓦舍
演出
勾栏
瓦子(瓦舍):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很多习俗也沿用到今。
春节在宋代叫元旦。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知新
趣味探究:
同样是源自两宋的习俗,为什么过春节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而缠足的习惯却被人们抛弃了?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二、宋词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豪放派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念奴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
辛弃疾(1140—1207)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宋 词
豪放派
婉约派
苏 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慷 慨 激 昂、气势雄壮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前期)
后期情调感伤,满含忧国之情(后期)
《如梦令》 、《 声声慢》
辛弃疾
李清照
三、元曲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杂糅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旁白和对话);
一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当堂练习:
1.下列节日哪个不是宋代流传下来的?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国庆节
2这条街上有说书的,唱曲的,买吃的,算卦的,请问这条街是
A 酒楼 B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C 好汉比武的擂台 D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3.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子勾栏,终日喧嚣,这种情况出现在
A 唐朝 B 宋朝 C 隋朝 D 南朝
4下列诗人作品不以豪迈为特点的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当堂练习:
5.下列诗人中,谁是悲剧《窦娥冤》的作者
A关汉卿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李白 C李清照 D苏轼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反映的的是宋朝的什么节日,今天称之为什么节?瓦子勾栏指的是什么场所?他在宋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本课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