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清明上河图》
前面我们学
习了宋代的政
治、经济等内
容、在经济里,
农业、手工业、
商业都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
发展对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北宋 柳永 《望海潮》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一)概况
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开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元宵节时更是热闹非凡。
《清明上河图》
读史料: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瓦子
东京城里的瓦子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
演出
勾栏
瓦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包括说书、唱曲、杂剧、杂技、蹴鞠等等
勾栏内说书
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小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几处瓦子。
文化生活
我知道:
瓦子是……
瓦子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元杂剧演员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地演出。
杂剧形成于宋代。元代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喜爱。
宋朝时称春节为:
元旦
今天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到今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唐代已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大发展,成为宋主要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二、宋词
1.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
2.李清照
——《如梦令》
3.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辛弃疾
——《破阵子》
人物 时代 贡献 代表作
苏轼
北宋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豪放派。
《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
之交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婉约派。
《如梦令》
《声声慢》
辛弃疾
南宋
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豪放派。
《破阵子 ·为陈甫
同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
三、元曲
元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四大家
元代杂剧作家有200多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
最有名的的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其中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