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散文诗二首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散文诗二首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4 11: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7 散文诗二首R ·七年级上册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一识——识生字知新词,识作者知背景
1.点名到黑板上来,并带领大家朗读出示的词语,提醒写法。2.认读理解白板上出示的词语的意思。
二读——读正确,读流利.
匿笑( ) 沐浴( ) 嗅到( )
梗( ) 祷告( ) 徘徊( )
花瑞( ) 菡萏( ) 攲斜( )
衍( ) 遮拦( ) 荫蔽( )nìmùxiùɡěnɡdǎopái huáiruìhàn dànqīyǎnzhēyīn bì点名到黑板上来,并带领大家朗读出示的词语,提醒写法。认读理解白板上出示的词语的意思。匿笑:
沐浴:
祷告:
花瑞:
菡萏:
徘徊:
攲斜:
荫蔽:偷偷地笑。洗澡。向神祈求保佑。指花带来的好兆头。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倾斜,歪斜。(枝叶)遮蔽。金色花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一识——识生字知新词,识作者知背景读—二——读正确,读流利1.点名到黑板上来,并带领大家朗读出示的词语,提醒写法。2.认读理解白板上出示的词语的意思。感。3.解——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主题与情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内读——独立概括文章内容、主题、情感——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4.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回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2、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活动二:理解品析文本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跳到妈妈面前, 恢复原形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妈妈 我沐浴后做祷告黄昏时拿灯去牛棚 中饭后读书时3、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语言描写:孩子的话语体现了孩子淘气、顽皮的性格,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母子的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活动三:品味情感,探究主旨第⑧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体现了母亲不见了孩子,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的心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达方式,也是母亲对孩子“失踪”的嗔怪。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样的特点?孩子 妈妈天真烂漫
调皮可爱
聪明伶俐
爱妈妈温柔沉静
善良
慈爱
虔诚 泰戈尔为什么要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来比喻孩子呢?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而且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同时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荷叶·母亲泰戈尔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1.识——识作者知背景
2.读——读正确,读流利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1.初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写雨打红莲的过程和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第一部分①~③第二部分④~⑦第三部分
⑧、⑨活动二:整体感知课文。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4.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烦闷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不适意,徘徊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5.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深受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无畏地为红莲遮蔽,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作者为母亲的无私付出而感动。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内涵?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这段话将母亲比成荷叶,将自己比成红莲,意在说明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渡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除了你”强调母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母爱的依恋和赞美。活动三:赏读、品味检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