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天津卷】例文略,参考4月4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
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燔字敬子,南康建昌人。少孤,依舅氏。中绍熙元年进士第,授岳州教授,未上,往建阳从朱熹学。熹告以曾子弘毅之语,且曰:“致远固以毅,而任重贵乎弘也。”燔退,以“弘”名其斋而自儆焉。至岳州,教士以古文六艺,不因时好,且曰:“古之人皆通材,用则文武兼焉。”即武学诸生文振而识高者拔之,辟射圃,令其习射;廪①老将之长于艺者,以率偷惰。改襄阳府教授。复往见熹,熹嘉之,凡诸生未达者先令访燔,俟有所发,乃从熹折衷,诸生畏服。熹谓人曰:“燔交友有益,而进学可畏,且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它日任斯道者必燔也。”及诏访遗逸,九江守以燔荐,召赴都堂审察,辞,再召,再辞。郡守请为白鹿书院堂长,学者云集,讲学之盛,它郡无与比。寻添差江西运司干办公事,江西帅李珏、漕使王补之交荐之。会洞寇作乱,帅、漕议平之,而各持其说。燔徐曰:“寇非吾民耶?岂必皆恶。然其如是,诚以吾有司贪刻者激之,及将校之邀功者逼成之耳。反是而行之,则皆民矣。” 帅、漕曰:“干办议是。谁可行者?”燔请自往,乃驻兵万安,分兵守险,驰辩士谕贼逆顺祸福,寇皆帖服。有旨改官,通判潭州,辞,不许。长沙帅真德秀及右史魏了翁荐之,差权通判隆兴府,江西帅魏大有辟充参议官,皆辞。绍定五年,帝论及当时高士累召不起者,史臣李心传以燔对,且曰:“燔乃朱熹高弟,当今海内一人而已。”九江蔡念成称燔心事有如秋月。燔尝曰:“凡人不必待仕宦有位为职事,方为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矣。”又尝曰:“仕宦至卿相,不可失寒素体。”燔处贫贱患难若平素,不为动,被服布素,虽贵不易。居家讲道,学者宗之。
(节选自《宋史·李燔传》)
【注】①廪:发放口粮。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廪老将之长于艺者,以率偷惰 率:带领
B.凡诸生未达者先令访燔 达:通达
C.干办议是,谁可行者 是:正确
D.居家讲道,学者宗之 宗:尊奉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燔进士及第后不愿做官,跟从朱熹学习,他的学问、人品深得朱熹赞赏。
B.李燔不受时俗的束缚,向学生传授古文六艺,并特别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C.江西洞寇作乱,李燔自荐去平息,他派人对贼寇晓以道理,使之服帖归顺。
D.朝廷多次征召,李燔推辞不就,时人都很景仰他,就连皇帝也称他为高士。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以吾有司贪刻者激之,及将校之邀功者逼成之耳。
(2)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A项,率:做表率。
2.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就连皇帝也称他为高士”理解错误,皇帝并没有直接称他是高士。
3.(1)的确是因为我们贪婪苛刻的官吏激发所致,是想要邀功的将领逼迫而成。
(2)只要在自己力量达到之处能够施恩于他人,就算是功业了。
(3)重视学校教育,向百姓反复申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用在道路上肩背头顶重物了。
【参考译文】
李燔字敬子,南康建昌人。幼年丧父,依靠舅家长大。绍熙元年考中进士,授官岳州教授,还没有上任时,他前往建阳跟从朱熹学习。朱熹把曾子关于“弘毅”的话告诉他,并且说:“要实现远大目标固然凭借毅力,可是担当重任更可贵的在于胸怀弘大啊。”李燔退下,用“弘”字命名自己的书斋来自我告诫。来到岳州后,他把古文六艺教授给士子们,不追随时尚,并且说:“古代的人都是通材,任用起来文武兼备。”于是,(他)把那些文才突出(有文名)而且见识高超的习武弟子选拔出来,开辟射击场所,让他们学习射击;发放口粮给那些擅长武艺的老将,来给偷闲懒惰的人做表率。改授襄阳府教授。他又去见朱熹,朱熹很欣赏他,凡有尚未通达的弟子,就让他们先去请教李燔,等到他们有所明悟后,就请朱熹来质正,弟子们都对他敬畏又佩服。朱熹对人说: “李燔所交的朋友都对自己有所助益,而他对学问的研习让人感到后生可畏,而且他诚信正直淳朴,处理事情一丝不苟,将来担当弘道之任的一定是李燔。”等到皇帝下诏寻访遗逸之人,九江守推荐了李燔,召他到都堂参加审核,他辞却了,再次召见,他再次辞却。郡守请他做白鹿书院堂长,学者云集,讲学的隆盛,其他郡没有能比得上的。不久添差江西运司干办公事,江西帅李珏、漕使王补之交相推荐他。赶上洞人叛乱,帅、漕商议如何平定(叛乱),大家各执己见。李燔慢慢地说:“这些为寇之人不是我们的百姓吗?哪里一定都坏呢?然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确是因为我们贪婪苛刻的官吏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