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课 地表的变迁
教学内容 六上第二单元第五课《地表的变迁》 执教日期 ()月()日,星期()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科学知识: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2.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教学资源 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世界风光图片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导入 1.欣赏世界风光图片。 2.推测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通过提问: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2.引导学生通过书本上的资料来寻找证据证明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洋。
二、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阅读书本内容 2.猜测、讨论、交流、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地球本身的力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2.适当板书 3.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三、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研究风化作用 (1)做小石子变小实验 (2)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的? (3)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风化。 2.研究侵蚀作用 (1)观察水搬运的演示实验。 (2)讨论:大自然中除了流水的作用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 (3)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 1.提供分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实验。 2.演示水搬运的实验:。
四、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阅读书本内容 2.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哪些活动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1.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内容。 2. 适当板书。
五、作业 《科学探究》智能联网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