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的消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的消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4 22:1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熟识生僻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与文字相结合,课本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课本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进学生对
自热对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僻字词,积累字词和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小黑板 图片小帽子
学生准备:准备几颗种子 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春的消息
一、播放图片,激趣猜测,揭题入课
教师:通过播放的图片,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猜想测一下,所描绘的是一年四季中的哪个季节?(课
件展示)
学生:春天
教师:很好,说明大家对春天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今天有一位名叫金波的作家,写了一篇文章,来
表现出他所能感受到的春天气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他所描绘的春天里,看看都出现了哪些
美丽景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板书:春的消息)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第一小节学习
教师:先让我们熟悉一下课文,听一下课文朗读,同学们可以随着轻声读诵,并标注出自己不会的
生字生词。(课件展示并播放)
教师:刚刚听完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现在让老师带你们走进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
个怎样的景象。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课件展示)
金波爷爷写过很多很多文章,也有很多作品获得了奖项,其中一篇获奖作品就是今天我们所要
学习的《春的消息》
教师:好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一小节,通过这一小节,你得到了哪些春的消息?让我们来看
一看。同学们一起朗读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风摇绿枝条,水漂白羽毛。
教师:很好,想象下,还有哪些枝条绿了?哪些动物的毛开始有了变化?(课件展示)
学生:杨树、柳树、槐树、梨树 等等;鸡、鸭、鹅 等等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春天带给我们的消息可以归纳一下是摇绿枝条,漂白羽毛这说明春天来到
了(板书:摇绿枝条)。
注意 摇绿和漂白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神奇变化,显出了勃勃生机,所以在
朗读时,一定要读出惊奇,神奇之情。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第一小节。
学生:略
(二)第二小节学习
教师:接下来阅读第二小节,我们看看春天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新消息了呢?同桌之间互读课文。
学生:略
教师:冬天的时候,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春天了,我们是不是该穿些轻的、漂亮的衣服
了,看看这几张图片,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漂亮的,自己喜欢的衣服了。(课件展示)
像小鸟儿们换上了新的羽毛一样,欢笑着、奔跑着,自由地感受春天的美好。(板书:换上春装)教师:在这一段里我们接触到一个新词语——聆听 (在小黑板上以田字格式,书写聆听)
聆听的意思 就是指集中精力、认真、仔细注意地听,与它意思接近的词语还有凝听,倾听,
细听等等。
教师:同学们把手放在耳朵旁,把眼睛闭上,想象着 自己在树林,山间快乐奔跑和玩闹,看能不能
听到欢声笑语。
同学:略
(三)第三小节学习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结合课文看看春姑娘又要给我们传递什么消息呢?学生朗读课文(课件展
示)又飞来了一种小昆虫---蝴蝶,看到它把我都给吸引走了,因为蝴蝶太漂亮了。真想把它捉住一直陪着自己,可它也是个小生命呀,只能把它放回自然中了,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作者也给我们了一个小小的忠告,要怎样对待小昆虫,小动物和花草树木呀?
同学:要爱护,保护他们。
教师:是呀,我们一定要爱护大自然里的每一个小生命。保护大自然。(板书:蝴蝶飞舞)
(四)第四小节学习
教师:看完了树枝的变化、人们着装的变化、小昆虫也飞舞着,再来看看花儿们怎么样了?(课件
展示)
教师:这里有个生词雏菊,是幼小的,刚刚长出来的小菊花的意思。春天里,小菊花怎么样了?(在
小黑板上以田字格式,书写雏菊)
学生:盛开、开放了
教师:当我们看到有花儿开放了,我们的心情会怎样那?(板书:花儿开放)
学生:开心、高兴
教师:作者呀,开心的都跳了起来还和小菊花们打了招呼那,这也体现了作者很热爱大自然,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你也和小花们打个招呼吧。
同学:小花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前面几个小节里,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消息吧。并把它们写在你准备的小卡
片上。冬装换春装 蝴蝶飞舞忙 菊花初开放 说明春天真的到来了。
教师 :让我们再来记一记这节课学到的新词语(课件展示)
聆听líng tīng 雏菊chú jú
教师:这里还有几个多音字,同学们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来。
同学:略
教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多音字吧
漂(漂白piǎo bái)(漂泊piāo bó)(漂亮piào liàng)
禁(禁不住jīn bú zhù ) (禁止jìn zhǐ)
教师: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是多音字的
吐 (吐出tǔ)( 呕吐tù)
教师: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色彩缤纷的,春天有着其魔幻的力量,让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用耳朵
听到、用心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要热爱春天。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2课时 春的消息
二、回顾课文,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复习学过的生字生词以及了解的关于春的消息,再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探索,进而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21cnjy.com
(五)第五节学习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收到了春姑娘递给我们的一些关于春天的信息,有关于树枝的、有关
于人们的、有关于小动物的、还有关于花朵的,下面我们再看看美丽的春姑娘又给我们带来
哪些春的信息。一起朗读第五小节课文。
同学:略
教师:这节中又有一个新词 绿苞,它是什么意思那?看下图片(课件展示),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知
道它就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的意思。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说是 “沉睡的溪流那”?
(板书:溪水流淌)
同学:略
教师:很好,有的同学答对了。因为呀冬天过后才是春天。在冬天里,小溪水和湖泊的水都被冻上
了,溪流结冰了,等到了春天,溪水就融化了,这里把溪水给拟人化了,后面的“听它唱歌,
和它一起奔跑”也都是把溪水比喻成人了,只有人才会沉睡、唱歌、奔跑,这样更生动形象
地表现春天的美好,万物复苏,自然的神奇。同学们还能想到类似于这样的描写春天的句子
吗?
同学:略
教师:比如“春天,睁开它迷蒙的双眼,世界的一切都在改变,鸟儿在树林中欢快的高歌,树叶的
沙沙声像小提琴曲一样,为鸟儿们伴奏着。”和小溪一起奔跑累了,接下来让我们找个地方休
息下吧。再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六)第六节学习
教师:同学们,放下书本,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在田野中跑着,笑着,闹着,放飞着风筝,
有些累了,躺在田野的草地上,天空中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身旁的小草轻轻地随风摆动,
时不时的擦过脸颊,痒痒的感觉,是不是很开心,很放松,很享受那。(板书,嫩草破土)
教师:课文中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春天使之充满活力,找一找?
例如:摇绿 聆听
学生:“换上 飞过 牵引 捕捉 开放 雀跃 吐出 唤醒 奔跑 瘙痒 ”等等
教师:再来看下这几个词语:
瘙痒sào yǎng 面颊jiá
教师:看看课文,想象下刚刚闭上眼睛的情景,回味下春天的美好吧.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告诉老师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描写春天的句子,并把它标记下来。把课文能背诵下来。
学生:略
教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近义词,看谁找的又快又准,之后情景模拟中就会分给他一个角色呦。
希望——盼望 倾听——聆听
爱惜——爱怜 欢喜——欣喜
明亮——明丽 浅绿——嫩绿
学生:略
教师:下面,老师课前做了几个图片小帽子,有树枝的帽子,有小鸭子的帽子,有蝴蝶的帽子,有
花朵的帽子等等,找几个同学,根据课文,把春天展现给其他同学面前吧。
学生:略
教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吧(课件展示并播放)
教师: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几颗种子,现在,我们出去,把种子种到花坛中,看它能长出什么来
吧,记得细心照顾它们呀,否则是长不出来的。
[设计意图] 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帮助孩子们去领会诗歌中对春天的盼望、欣赏和感受,进而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赞美春天,培养同学们热爱春天和大自然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熟记生字生词,让爸爸妈妈考考你这个春天的小护卫对春天的了解。
2.收集几颗种子,把它种到家里门前或花盆里,细心照顾,感受春天的魔力和强大、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并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为同学们奠定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板书设计:
1、春的消息

摇绿枝条
换上春装
蝴蝶飞舞
春的消息 花儿开放 春天来了
溪水流淌
嫩草破土
[教学反思]
《春的消息》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儿童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本堂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中,分“读通课文,读出感受,记诵诗句”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帮助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读中体验、感受。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要求、明确的目标。学生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乃至于读出感情,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整个读书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触摸语言,感悟课文,从而表达出自己的丰富的情感。通过运用语言,将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并激发学生们爱护和保护自然的感情,使他们亲近自然,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在现实中督促自己,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