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7 20:55:0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
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探究一:赵匡胤如何成为皇帝?北宋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
方式:
都城:
国号:
史称: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宋北宋陈桥驿兵变契丹(辽)北宋北宋 “上(太祖)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思考:宋太祖所谓的外忧和内患指什么?探究二:宋朝统治者如何强化中央集权?辽西夏吐蕃大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外忧——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加强中央集权快速阅读P29~30,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1、宋太祖为加强军权,采取哪些措施?分析这些措施有何弊端?
2、宋太祖为削弱相权有何举措?
3、宋太祖如何治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副宰相若干人,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3.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4.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政治上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杯酒释兵权知识梳理:影响: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有拥兵之重,无调兵之权转运使北宋的军队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抽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改编,大约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半安置在各地。
厢军是地方军,很少进行军事训练,多从事工役和杂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乡兵,分处在各地,战时征召,闲时务农,类似于民兵性质。内重外轻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唐朝武将宋代文臣探究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唐代“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 做针。
—(宋)谚语②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重用文臣”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形成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1.原因:2.表现:3.影响: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①宋太祖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知识拓展重文轻武的弊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带来怎样的影响?北宋官员人数(单位万) 宋将官、职分离,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影响: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导致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北宋建立巩固960年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 √ × 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DA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 )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
( )
A.文臣
B.武将
C.手工业者
D.商人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