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章代谢与平衡(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体内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送入下列哪一部位消化食物( )
A.大肠 B.胃 C.小肠 D.膀胱
2.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 )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3.下列血管中为心脏本身提供营养和氧气的是 (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上腔静脉
4.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 )
A.营养骨质 B.产生骨细胞 C.制造血细胞 D.贮存养分
5.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鲜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
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体动脉
6.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 ( )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项都是
7.与血液流入小肠壁前相比,血液流出小肠壁后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
A.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C.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8.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l8~55周岁的健康公民义务献血。请问一次献多少血不会影响健康 ( )
A.体重的7~8% B.1200~1500 mL
C.800~ 1000mL D.200~300mL
9.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 ( )
A.肺循环的动脉血压 B.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C.肺循环的静脉血压 D.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10.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武警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紧急止血措施是 ( )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11.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
A.易和氧结合,但不易分离 B.氧浓度高时和氧结合,氧浓度低时和氧分离
C.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不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但易分离
12.下列人体内的血管中,其管内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13.玲玲在医院进行了血常规的化验,医生看了化验单后,说她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有炎症,医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
A.白细胞减少 B.白细胞增多 C.红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
14.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从图表中可知成分是 (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15.饭后不能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是因为 ( )
A.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B.会使平滑肌疲劳
C.影响小肠的吸收 D.会患肝炎
16.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成 ( )
A.脂肪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甘油
17.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 )
A.唾沛腺、肝月序、胰腺 B.肠腺、胰腺、胃腺
C.唾液腺、胃腺、肝脏 D.肝脏、胰腺、肠腺
18.右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画下的示意图, 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则A表示 ( )
A.毛细血管 B.小静脉
C.毛细淋巴管 D.小动脉
19.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0.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 )
A.小肠长约5~6m
B.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21.下列选项中,不是物理性消化的是 ( )
A.牙齿咀嚼 B.舌的搅拌 C.胃肠蠕动 D.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22.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 m以上时,尽管已经过充足的休息了,但当他继续攀登时,却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2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l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 ( )
A.消化作用 B.吸收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滤过作用
24.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是( )
A.消化作用 B.吸收作用 C.同化作用 D.异化作用
25.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
A.消化道内 B.呼吸道内 C.循环系统内 D.组织细胞内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5分)
26.人用 呼吸,血液循环有 条循环路线。
27.取2支试管,l号试管加2mL浆糊、2mL清水,2号试管加2mL浆糊、2 mL唾液,并将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10 min,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向两试管各滴入2滴碘液。 号试管没有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 的缘故。
28.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 时,通过[1]和[2]的 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3] 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
分是 ,完全不被重吸收的尿素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
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废物(或尿素)的作用,而且对调
节体内 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29.在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的实验中,通常用手捏心室的两侧壁,
其中心壁较厚的一侧为 心室,心壁较薄的一侧为
心室。
30.图中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甲是 的消化曲线。
(2)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消化的部
位是[ ] ;蛋白质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3)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 ] 内
;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
肪的消化。
31.右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
过 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
(4)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中富含维生素C,
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防治
病。
32.动脉出血时,应在其伤口的 心端进行包扎急救。专业的救护方法还包括及时记录包扎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33.当我们进行运动后,感觉到身体的汗液有臭味和咸味,这是由于汗液中含有
的缘故。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5分)
34.下图表示人体内血液循环的一部分,血液从心脏出发依次流过血管A、血管B和血管C后,又回到心脏。图中标明了血液流动过程中血压和血液中O2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血管A是 血管,请说明支
持你结论的理由:
;
(2)血管C中的血液将进入心脏的 ;
(3)请讲述血管A和血管C中的血液,除含O2量外的其他两点之处:
。
35.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酵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
(2)试管1和2比较,说明 ;
(3)试管2和3比较,说明 ;
(4)(2分)试管 和 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酵的催化作用受pH的影响。
36.下图表示某健康男子在尽量排空膀胱的情况下,每隔0.5h收集的尿量,其中在A时喝2大杯蒸馏水,此后不再饮水和进食,直至第8h。
(1)A时饮水后尿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2)此人在第3小时至第8小时期间仍有尿液产生,其原因是
。
37.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2分)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密闭进行 ,以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进程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其原因是
;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
B.在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
C.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可能会有醋酸产生
第4章代谢与平衡(二)
一、选择题
l.C 2.A 3.C 4.C 5.C
6.D 7.B 8.D 9.B l0.B
ll.B l2.C l3.B l4.C l5.A
l6.B 17.A 18.B l9.B 20.C
21.D 22.A 23.C 24.D 25.D
二、填空题
26.肺 两
27.2 麦芽糖
28.(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葡萄糖 (3)水和无机盐
29.左 右
30.(1)淀粉 (2)[C]胃氨基酸 (3)[D]小肠
31.(1)吸收 (2)呼吸运动扩散 (3)胃液、肠液、胰液 (4)坏血
32.近 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33.尿素和无机盐
三、实验探究题
34.(1)肺动脉 经过B中的气体交换后,氧含量在增加 (2) 左心房
(3)血管A内血液颜色比血管CN的血液颜色暗、血压高、流速快、C02含量高等
35.(1)淀粉已被淀粉酶水解了 (2)唾液能消化分解淀粉
(3)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37℃ (4)2 4
36.(1)体内水分过剩,肾脏会产生很多尿,将多余水分排出,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2)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会产生许多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7.(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而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3) B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