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大熊猫的生活区域
——插入文本框
授课对象:五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所采用的教材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第三册下第三课《大熊猫的生活区域——插入文本框》,本课的内容是插入文本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word软件和掌握了在幻灯片中设置背景效果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以后学习插入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的基础。这节课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内容的学习。考虑到学生学习和电脑制作大赛电子报刊制作的需要,对教材“插入文本框”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拓展:设置文本框的格式。要求学生尽量自主探究设置文本框的格式。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鼓励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外,还提倡通过积极的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和设置文本框的格式,从而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掌握设置文本框格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插入和美化文本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制作,培养初步的审美情感,使其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提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掌握设置文本框格式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掌握设置文本框格式的方法。
发展目标:
能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探究插入图片或声音。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已经有了使用word软件的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将一些旧知识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21教育网
PowerPoint有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基于以上思考,我拟采用任务驱动法、迁移学习法和情景教学法,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实现真正的知识建构。21cnjy.com
教学资源:
网络多媒体教室、本节课所需素材、两个录像帮助文件、电子教程。
教学方法:
1、所用教法有演示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迁移学习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学生学法有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21·cn·jy·com
2、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应用文本框设计的样例,导入课题。
文字是呈现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一般都使用文本框。文本框是怎样使用呢?
学生观察样例。
激发学生学习插入文本框兴趣。
知识迁移
以前我们在学习word软件时候已经掌握了插入文本框的方法。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下?
学生演示在word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复习以前的知识,为正迁移做准备。
任务一
结合语文课《大人们这样说》提供插入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图片的幻灯片。让学生尝试用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为图片面标出它们名字。
(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集中问题。)
学生按照在word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为图片标出这些图片的名字。
此任务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够很快完成,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感受成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是怎样插入文本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向学生暗示或质疑以下内容:1、插入文本框有水平和垂直两种;2、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有几种;3、怎样移动和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引起学生质疑,强化所学知识。
任务二
将包含有大人们说话内容的文本框美化。(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集中问题,关注有创意的同学。)
学生明确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可以看电子教程、看录像帮助或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先做出来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别的同学。
掌握设置文本框格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初步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创意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美化好的文本框。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学生演示,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总结强化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强化本节课知识。
加深对文本框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强化重点,加深记忆。
拓展创新
能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探究插入图片或声音。
学生可以继续美化文本框,也可以进行拓展创新。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提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更加喜欢信息技术。
下课
争做“三好”学生(关好计算机、摆好凳子、拿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离开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