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述苦学》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看懂古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 学习随时间推移逐步表现人物某一品行的写作方法。
3、 正确看待白居易刻苦学习的品格。
说明:
本文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古文,文字并不深奥。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古文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应将重点放在对人物品格的学习,特别是对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要重点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并学习白居易的刻苦学习的品格。
2、难点:从白居易等人的人生之路中得到启示,有所感悟。
说明:
作为《同龄人的故事》单元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文在结构上是本单元的收尾。所以,在理解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应该对本单元文章有所串联,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同龄人的故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轨迹。但这又是很有难度的,一不小心就会给学生以说教的感觉。因此,我把这作为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接触课文 教师领读课文。 学生跟读。 疏通文字
深入课文 教师根据学生翻译,作出纠正。 学生根据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理解文章
介绍作者 请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简单介绍白居易。 学生介绍。 走近作者,为下文作铺垫。
设置问题,引入中心 白居易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从文中看有哪些原因?(天赋、苦学)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些?
这些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圈划文章,回答。 深入理解文章,揭示中心。
拓展延伸 “仲永”与“白居易”都是有天赋的人才,为什么最后结果却有如此巨大的不同?
从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回答。 拓展生活,结合学生自身,引起学生思考感悟。
思路点拨
本文作为一篇课外自读文章,在难度上是适中的。教师可以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自读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注释,读懂文章的习惯。但教学的重点,应放置于启发学生思考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上。
练习举隅
1、解释加点字:
(1)仆始生六七月时 (2)及五六岁 (3)谙识声韵 (4)昼课书
2、从“仲永”、“白居易”、“周处”等人的经历中,你觉得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最重要的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