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感知与协调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感知与协调单元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1-08 0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第十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的5种感觉器官分别是 、 、 、 和 。
2、光线是沿 传播
3、当光线强烈时,瞳孔变 ,当光线弱时,瞳孔变 。光线通过瞳孔到达视网膜时,能使光线通过的结构有 、 、 。
4、视觉形成的过程:光线照射在 细胞上,细胞接受到刺激后,会在 上形成一个 的像。然后视神经会把在 上形成的象传送到大脑,大脑再进行分析,并恢复为一个 的像。
5、人的视觉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 来克服视觉上的限制。
6、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 线都在 平面上;反射角的大小 入射角的大小。
7、近视是由于晶状体 或眼球前后径 ,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 (前面或后面)成像,像显得模糊不清。为了矫正通常佩戴 ;远视是由于晶状体 ,或眼球的前后径 ,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的 (前面或后面)成像。为矫正远视通常佩带 。
8、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越 ,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9、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 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 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 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 ,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10、 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 )。
11、声音的高低成为音调。弦线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受弦线的 、 、
和 的影响。
12、把声音在耳中的传播途径:耳廓→ → → →大脑
13、声音强度的单位是 ( ),声音强度超过 时,人体难以容忍。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有 、 、 和 。
14、频率若低于16~20HZ时,称为 ,频率若高于20000HZ,称为 。
15、舌头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经过多次刺激以后,嗅觉 。我们利用 来辨别物体的味道。
16、脑主要任务是 和 信息。脑位于 内,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当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产生信息,此信息就沿着
传送到大脑或脊髓。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后,再通过 送往肌肉,从而使肌肉作出 。
17、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因为人饮酒后会 ,难以判断车速和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8、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人对外界信息的准确把握,需要 和 的共同配合。
二、配对题
1、 阅读报纸 舌
享受美味 鼻
欣赏音乐 眼
感受冷热 皮肤

2、
角膜 保护眼睛
虹膜 含有感光细胞,光线落在上面会产生信息
瞳孔 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点
晶状体 把视网膜的信息送到大脑
视网膜 让光线进入眼球的小孔
视神经 改变瞳孔的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多少
盲点 能够改变厚度,把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巩膜 眼球前方的透明保护物,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3、
大脑 生理活动的控制中心
小脑 控制心跳、呼吸等活动
脑干 记忆
思维
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运动
三、选择题
1、下右图表示光线在发生反射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角是50度,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B、反射角是50度,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
C、反射角是40度,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D、反射角是40度,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
A B
2、能把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原因是( )
A、晶状体的前后移动,B、改变晶状体的厚度
C、改变眼球的形状 D、改变瞳孔的大小。
3、看了一段书,眼睛感到疲劳,这是因为( )
A、控制晶状体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B、虹膜长时间收缩
C、视神经长时间把信息送到大脑
D、视神经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4、音叉常用来为乐器调音。这是因为音叉( )
A、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B、能发出不同强度的声音
C、只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 C、能发出人耳不能察觉的声音
5、人来的耳朵能察觉的频率范围为( )
A、20~2000HZ B、20~20000HZ
C、20~29000HZ D、26000~29000HZ
6、人体的感觉细胞( )
A、只存在于皮肤 B、只存在于指尖
C、存在于全身各部分 D、只存在于面部、手部和足部
7、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运动时,与身体平衡直接有关的调节中枢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眼球
8、下列各种刺激中皮肤不能感觉的是( )
A、颜色 B、冷热 C、压力 D、疼痛
9、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 虹膜和角膜 B. 角膜和巩膜 C. 角膜和虹膜 D. 巩膜和虹膜
10、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音调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调与吸管管壁的关系
1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1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13、能调节进入眼睛光线强弱的是 ( )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视网膜
14、声音的传播方式与下列哪种相似:( )
A. 电磁波 B. 光波 C. 水波 D. 与三者都相似
四、问题
1、七年级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也看不清”。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右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填 “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 来矫正(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此类眼镜可以对光线起 作用。
2、近期,小真觉得上课很累,老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们一起帮助他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好吗?首先,我们帮小真认识一下眼睛的主要结构(在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注明该结构的功能),巩膜( ) ,晶状体( )瞳孔( ) ,视网膜( ),虹膜( )。小真的烦恼是因为 结构调节异常而致,你能为他配制一副合适的矫正镜吗?(请在图中合适位置绘制表示),并给他一些建议 。
2007学年 科学 第十一章复习试题答案
1、 填空题
1、眼、耳、舌、鼻和皮肤 2、直线 3、小、大、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4、感光、视网膜、倒置、视网膜、正立 5、光学仪器 6、法、同一、等于
7、太厚、过长、前面、凹透镜、太薄、过短、后面、凸透镜 8、强、固体、
液体、空气、真空 9、外耳道、听小骨、感觉细胞、听神经 10、频率、赫兹(HZ)
11、长度、张力、粗细 12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13分贝(dB)、70~80 dB、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14、次声、超声 15、麻木、味觉和嗅觉 16、接受、分析、颅骨、大脑、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反应 17、反应迟钝
18、视觉 听觉
二、配对题
1、阅读报纸 舌
享受美味 鼻
欣赏音乐 眼
感受冷热 皮肤

2、
角膜 保护眼睛
虹膜 含有感光细胞,光线落在上面会产生信息
瞳孔 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点
晶状体 把视网膜的信息送到大脑
视网膜 让光线进入眼球的小孔
视神经 改变瞳孔的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多少
盲点 能够改变厚度,把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巩膜 眼球前方的透明保护物,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3、
大脑 生理活动的控制中心
小脑 控制心跳、呼吸等活动
脑干 记忆
思维
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运动
三、选择题
1、A 2、B 3、A 4、C 5、B 6、C 7、B 8、A 9、D 10、C
11、A 12、B 13、B 14、C
四、问题
1、远视眼 凸透镜 发散
2、(5)保护眼球、(4)、(3)让光线进入眼球、(6)、(1)、
晶状体、配戴凹透镜。
玻璃体
睫状肌






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