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流动的水 3(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流动的水 3(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14 12: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流动的水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指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动、静状态的水入手,通过创景激疑——引发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引导小结——拓展应用实现教学目标。在设计实验、操作及记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喜欢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倾听能力。拓展应用的环节,谈到流水力量的应用时,先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激活其思维,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感受流水与静水的不同。
2.学会按照说明制作小水轮模型。
3.能对小水轮如何转得快做出猜测,并用实验证明。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
2.会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自然界中水体的美丽。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水的力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流水有力量及探究如何让小水轮转得快。
难点:尝试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对对比实验的方法有初步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材料与用具:
塑料片、水轮模板、剪刀、吸管、透明胶带、竹竿、水槽、烧杯。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讲水与生命一课时通过观察总结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呀?
学生: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其中的一个特性——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感受流水和静水
教师:大家翻开书P37,看看下面几幅图中的水,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第一幅图水平如镜,其它三幅图中的水奔腾咆哮。)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大家记不记得“水滴石穿”的故事呀,小小的一滴水,长期滴在石头上,能将坚硬的石头穿透,这说明了什么呀?
学生回答。(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教师: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过水流的力量呀?谁来举个例子?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这种力量呀?
学生回答。(想)
教师: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四人一组,来设计感受静水和流水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设计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下面,老师把其中在课堂上可行的实验方案写在黑板上,大家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活动。
实验内容:
①水槽、烧杯各一个。水槽内盛有水。
②将手放在水面上,感受静水,然后用手搅动水,感受流动水的力量。
③按照P38活动1中第二幅插图的样子,用烧杯盛水倒在手上,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④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
⑤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体验流水的力量。
教师:大家已经感受到流水的力量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在那些地方应用到水的这种力量呀?
学生回答。(水力发电)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落差所具备的位能做功,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的。那么,大家见到过水轮机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小水轮。
制作小水轮的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学生制作小水轮,老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第十课 流动的水
活动1:感受流水和静水
实验内容:
①水槽、烧杯各一个。水槽内盛有水。
②将手放在水面上,感受静水,然后用手搅动水,感受流动水的力量。
③用烧杯盛水倒在手上,看看有什么感受?
④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
⑤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方法 感受
静水
流动的水 搅动的水
水量小
水量大
烧杯位置低
烧杯位置高
制作小水轮的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激趣引入问题 简述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小水轮的制作,现在大家试一试小水轮能转吗?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 回忆 观察,回答。 创设问题情景,引出研究内容。
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水量多、水位高、水冲力点在轮叶上小水轮转的快 (一)引发猜想教师:利用流水怎样让水轮转得快?你有什么办法?播放课件。提问:①怎样区分小水轮转的快与慢?②怎样使小水轮转的快?③小水轮转的快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并回答。(二)设计试验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合理还要用实验来证明,下面四人一组,根据桌上材料想想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实验计划包括:用装配好的水轮,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怎样判断水轮转动得快慢?怎样分工?学生设计实验。(三)组织探究教师:下面就按照你们自己的设计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四)组织交流教师:整理自己的实验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格里。学生填写实验结果。大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交流,总结出结论。结论:水量多、水位高、水冲力点在轮叶上小水轮转的快。(五)引导小结讲解对比实验的方法。提问:你感受过流动的水吗?为什么流水能让小水轮转动起来? 做出猜想,回答分组讨论:选择问题设计实验汇报,讲解实验材料的用法分组合作实验,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汇报,交流,相互评价谈感觉或再次感受 思考,小结 培养对问题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实验设计技能。通过实验知道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和流水有力量,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流水力量的应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师: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流水的力量?流水能帮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请同学们回去做个调查?提问:学了本课还想继续研究什么问题吗? 讨论,交流质疑 深化拓展,了解流水力量的应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质疑习惯。
板书设计:
第十课 流动的水
活动2:让小水轮转起来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水位
水量
水冲力点
水位高、水量大、水冲在轮叶上
水位低、水量小、水冲在轮轴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