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一零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5 20: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101中学2018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次试卷共分为四部分,3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诗阅读(共23分)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4题(8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要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人生态度。(1分)
2.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富含哲理,请你用一段话阐释你对这一哲理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的“君”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1分)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古诗词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① ;再比如:陆游在《游山西村》的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从你记忆的宝库中,再搜寻出同样富有哲理的两句诗,写在下面。 ③ , ④ 。(4分)
(二)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完成5-8题。(共7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诗人借这些景象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1分)
6. 阅读词中的画线句,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出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描写边塞生活或边塞自然风光的,例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除了以上两首词,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也是这样的诗句。(2分)
8. 以上这些诗歌,因其题材和风格都比较统一,所以被统称为“边塞诗”。请以第7题中所填的内容为例,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望岳》,完成9-10题(共4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在山东看见泰山之后有感而作,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2分)
10.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第11-12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
B.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 “八百里”、“的卢”、“沙场”、“塞外声”等词句都是词人化用前人典故而来的。
D. 梦境中的军营生活、杀敌的痛快淋漓和现实中的“可怜白发生”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对作者的命运扼腕叹息。
12. 辛弃疾的词一向以豪迈著称,读了这首词,你的体会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活板》,完成第13-15题。(共6分)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3.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 火烧令坚 召令徒属
B.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C. 有奇字素无备者 睿素无北伐之志
D. 殊不沾污 盖追先帝之殊遇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2分)
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活板》和以下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冲茶,香甚可爱。
——《养小录·暗香汤》
两段文字都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比较之下,《暗香汤》对“香”进行了说明,《活板》不仅紧扣活板的“__________”进行介绍,还通过与__________的比较,突出了活板的优越性。
(二)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16-19题。(8分)
【材料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材料二】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②,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④,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⑤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
①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②宵旰(gàn):“宵衣旰食”的略语。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③注坡:谓从斜坡上疾驰而下,与“跳壕”同为当时军事训练科目。④统制:南宋军官名,隶属于都统制。⑤张俊(1086-1154):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
16.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若有作奸犯科 若为佣耕
B. 卒有疾 卒以此得祸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饰名姝遗之
D. 立斩以徇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②却不受________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这两则材料在国家兴隆、军队强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看法。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亲人》,完成20-22题(9分)
亲人
侯发山
桂婶把孙子萌萌送到学校,回到家发现丈夫金刚不见了。起初,以为他到村子里转悠了。等到天黑,还不见人影儿。
① 亲
桂婶急了。不只是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也帮着一起寻找,找了个通宵,又接连找了多天,方圆几十里,包括所有的水库、机井等,凡是容易出现意外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蛛丝马迹,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直到第七天,桂婶一边揪着花白的头发一边说不找了,不找了。桂婶的话还没说完,眼里的泪就一滴一滴掉下来。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即便是一只猫一只狗也会有感情的,何况是夫妻?虽说金刚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金刚的精神不正常是从三年前开始的。那年,金刚出了车祸,幸亏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被抢救过来后,他变得跟正常人不一样了,不怎么活动,在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半天,呆呆的,傻傻的,也不说话,别人问他话,他只会简单地“嗯”“啊”,似乎哪根神经错乱了。他这个样子显然是没法干活了,儿子小桂就让桂婶在家照顾父亲,接送萌萌,自己和媳妇到城里打工。
说是不找了,其实桂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的机会。赶集时,桂婶什么事也不干,瞪大两只眼睛,瞅瞅这里,瞅瞅那里,瞅得两眼酸疼,揉揉眼,继续瞅。她在集市上转来转去,直到天黑看不清人脸了,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家。遇到有外村人来村里,桂婶就上前打听;看电视时,桂婶特别留意上面播的那些寻人启事……
转眼又是六个年头,萌萌上初中了,食宿在学校,不用接送了,桂婶便到城里打工去了。那时,她已经是六十出头的人了,谁要她?她就背个蛇皮袋,在街上捡破烂。一边捡,一边瞅路过的每一个人。有时,走一天只顾瞅人,一个饮料瓶也没捡到。
就这样,桂婶整整捡了八年破烂,仍然没有“捡”到自己的丈夫,她这才死了心,听从儿子的劝告,回了老家。她不回也不行,此时她已是七十岁的人了,身子骨已没有原来硬朗了,走上几十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
② 亲
突然,有一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小桂给她带回来一个老头。刹那间,桂婶的眼睛直了:这个老头太像金刚了!
小桂说:“当初见到他时,他正蹲在一个垃圾堆前啃一个烂西瓜。他的头发长长的,又脏又乱,脸上也布满了尘土……知情人说,是外地流浪来的,平时以乞讨为生。”
桂婶走上前去问老人:“大哥,你老家是哪儿的?”
老人憨憨一笑,也不说话,含糊地“啊”了一声。
“你是不是叫金刚?”桂婶又问一句。
老人依旧是憨憨一笑,不说话。
小桂说:“我把老人家领去洗了澡、理了发,越看越像俺爹,这才带了回来。”
桂婶问了半天,一句话也没从老人嘴里问出来。不过,他走路的样子、傻笑的神态,跟丈夫金刚真的太像了。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叹,说明她认了。
亲戚朋友,村里的人闻讯后,先后过来看。都说,太像了,太像了。小桂的堂弟说:“就是金刚叔,就是金刚叔!”说罢,还亲切地叫了一声。
听到这话,不知道为什么,桂婶眼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桂婶,人都回来了,您还哭啥呢?”
桂婶这才意识到自己流泪了,忙用袖子去擦,擦了流,流了擦,总也擦不完。
每天,桂婶给老人端吃端喝,伺候得很周到。闲时,桂婶就跟他讲先前的点点滴滴。他依旧是憨憨的样子,任凭桂婶说什么,他都是一个样子,一种神态。桂婶呢,也不管老人的反应,只管顺着自己的话头往下说。
③ 亲
五年以后,积劳成疾的桂婶眼看就要不行了,小桂跪在母亲的床前,说:“娘,我不能再瞒您了,他……他不是俺爹!可他也太像了,我知道您心里一直放不下,所以骗了您。”
桂婶努力笑了一下,微弱地说道:“桂儿,我知道他不是……我若不收留,哪里才是他的家呢?我走后,你也要好好待他,还叫他“爹”,只有这样,老天才会保佑——你爹有人收留……”
小桂点着头,泪如雨下。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改动)
20. 阅读文章后,请你在①②③处各填加一个字,组成三个小标题。(3分)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1. 小说结尾,桂婶早已知道儿子带回的不是丈夫。说说文中哪些内容为这个情节埋下了伏笔。(至少答出两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请结合下面这则《论语》语录和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小桂和桂婶的形象特点。(4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5题。(7分)
阅读从来没有像时下这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阅读是通过文字与宇宙万物进行对话,认识、了解万物,甚至与万物结下友谊。阅读就是在熟知万物,领略宇宙万物之妙之美。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书中与宇宙万物结识,通过文字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这就是阅读的妙处。
人类自远古以来就是群居的动物,人们只有靠群居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和抵御其他掠食者的进攻,人只有组织在一起,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各种威胁,才能生存下去。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是人类永远面对的问题。__________,却没有赋予人得享高贵生活的自然本领,相反,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是最没有自然本领的动物。__________,甚至必须依靠群居的生活方式,才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会,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与动物对生存空间等的争夺中,在人类共同体内与其他民族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人类经验和知识的获得光靠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远远不够,必须薪火相传,不断积累,人类的生存能力才愈益强大。以语言记录为核心的图书和读书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播知识和传承技能的手段,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得到可靠、持久的传播和传承。这就不难理解阿根廷裔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其代表作之一的《阅读史》中,用一整页的篇幅,以“最后一页”的名义,只抄录了福楼拜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
健全的社会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完善是最有可能实现社会平等的,但个人的完善不是目的,不是真正的完善,通过个人的完善而达到社会的完善,才是最终目的和真正的完善。
自我完善和促进他人与社会完善有大致的路径可循。自我完善包括知识、思想的完善和道德、人格的完善,亲身实践对此的贡献占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贡献来自于向他人学习,读书是向他人学习的最重要方式。读书是营养的源泉,而阅读世界这部大书的实践活动对于任何人来说终究是有限的,宇宙世界有如一部浩瀚无边的巨著,每个人倾其一生也只能阅读有限的篇章。阅读他人的著作是最重要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手段,人通过读书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未曾经历的经验,通过著述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心得。
自我完善是从作为或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开始的,读书或阅读就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证明。笛卡尔有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叫作“我思故我在”。我引申而说:我读故我在。因为有所读才能有所思,才能有所想,读书是思想之源。
自我完善是遵循双方向或沿着双轨道展开的,一是向别人学习,二是向别人传授,因为每个人所知道的都是有限的,又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之别,每个“先知先觉”的人都有向未知者传输的责任。人类就是靠着互教互学,靠着共同创造的智慧,以及世世代代的积累才达到现在的文明高度的,读书和阅读就是这种努力的表现。
阅读是一种责任,是公民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公民共同体的责任。责任是严肃的、庄重的,有时甚至是沉重的,但同时它也是轻松的、愉快的。阅读这种责任也同样具有两面性。让我们愉快地捧起书来,阅读吧。
(取材于于殿利《阅读是一种责任》)
23. 本文作者谈到阅读的目的包括生存、 ① 、 ② 三个方面。(2分)
24. 在第三段的两处横线上填写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上天虽然赋予人以“万物之灵”的高贵生活 人必须依靠后天的习得培养和练就本领
B. 虽然上天把“万物之灵”的高贵生活赋予人 人必须依靠后天的习得培养和练就本领
C. 上天虽然赋予人以“万物之灵”的高贵生活 人必须依靠后天的习得练就和培养本领
D. 虽然上天把“万物之灵”的高贵生活赋予人 人必须依靠后天的习得练就和培养本领
25. 第二段中,作者认为阅读的妙处就是“通过文字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思想交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请结合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自己的体会。(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7分)
26.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_________(地点),作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7.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得正果,请问:猪八戒、沙僧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1分)
猪八戒——_________;沙僧——_________;
28. 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人名)巧施此计,利用_________(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2分)
29.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了更好的阅读《三国演义》所作的一份资料收集,请根据他收集的资料,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2分)
【资料收集】
人物简介:关羽,东汉末年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后世评价:义薄云天,忠贞不移。刘关张三兄弟情同手足,关羽始终追随刘备,忠于蜀。
文学与历史:历史上的关羽有没有夜读《春秋》呢?据《三国志》裴注引《江表传》记载说:关羽平时十分喜爱《左氏传》,而且“讽诵略皆上口”。《左氏传》即《春秋左氏传》,亦即《春秋》,是汉代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微言大义”成为汉儒传承儒学的重要内容,对后世经学思想影响甚大。
【对联】
上联: ① 汉室三分鼎
下联:志在 ② 一部书
五、作文(40分)
30.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中华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底蕴,精彩浪漫、雅俗共赏,既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又记录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每个华夏儿女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请以“________节带给我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思、所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知识链接】中华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大年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题目二:
阅读《亲人》后,请以“小桂”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改写这篇小说。文体不变,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名称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 乐观、豁达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 乐天;白居易
4. ①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不识庐山真面目,④只缘身在此山中。③人有悲欢离合, ④月有阴晴圆缺
5. 答案:思家爱国;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渴望为国建功立业(1分)
6. 答案示例: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1分)
7. 答案示例: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2分)
8. 答案示例:《破阵子》中这几句,将领将牛肉送给士兵们分享,雄壮的军乐响起,士气高昂。正值秋高马肥,将军神采奕奕,在沙场上阅兵。这几句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1分)
9. 答案示例:不怕困难、敢攀高峰、俯视一切(2分)
10. 答案示例:大自然把天地间秀美壮观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高大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部分:阳坡是晴朗的清晨,山背后仍是沉沉的暗夜。(2分)
11. C(2分)
12. 答案示例一: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有豪迈之风。
答案示例二:从思想感情上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豪迈情怀。
答案示例三: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快”和“惊”,这两字可以看出战斗非常激烈,体现出了豪迈。
(共2分,选其中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13. 答案:C(2分)
14. 答案: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它。(2分)
15. 答案示例:操作流程,活 雕版(或木活字)(2分)
16. C(2分)
17. ①昭:表明②却:推脱,推却(2分)
18. 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分)
19. 严明赏罚好贤礼士(2分)
【译文】
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女小妾。吴玠一直很佩服岳飞,想与岳飞结交,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推辞掉了。吴玠大为赞叹佩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哭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岳飞善于以少击众。凡是有所行动,就召集手下军官,商议确定然后作战,所以兵锋所向,都能取胜。突然遇到敌军袭击也毫不慌乱。所以敌人评论岳家军说:“动摇山容易,动摇岳家军难。”张俊曾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飞回答说:“仁义、信用、智慧、勇敢、严厉,缺一不可。”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但是岳飞对国事意见激进,谈论问题都没有给人留余地,终于因为这点惹了祸患。
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回答都可,结合词句1分,具体分析1分)
20. 示例:寻、认、结(共3分。每空1分)
21. 要点:桂婶初次见到老人,并没有向老人问出什么,“她重重地叹了口气”;亲朋好友闻讯都来看,听到有人说“就是金刚”时,“桂婶眼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文章中反复说“太像了”却没有说“是桂婶和老人聊天,不管老人的反应。(共2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22. 示例:《论语》中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文中的小桂看到母亲因一直寻找父亲未果而伤心,为了缓解母亲的悲痛,找来一个和父亲十分相像的老人,体现了小桂的孝心。(2分)《论语》中还提到要广泛地去爱众人。桂婶明知老人不是丈夫,还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并希望她失踪的丈夫也能得到别人的收留,体现了她的心善与大爱的思想。(2分)
23. ① 自我完善 ② 促进他人与社会完善(2分)
24. A
25. (3分)示例:作者用文字书写对人生、社会的体验,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读者欣赏作品的时候,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所收获和领悟。例如: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有所收获。生活如此多变,我们要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诗意而本真地生活。
示例二:一部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读者通过文字与作家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原来我认为人活着应该顺从自己的内心,无需迎合别人的想法。读了《平凡的世界》,了解了孙少安身上强烈的使命感让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并守土创业,终获不平凡的人生。我明白,勇于担当的人,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
26. 通天河、老鼋 、(2分)
27. 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
28. 周瑜 蒋干(2分)
29. 答案示例:①义存或忠于②春秋(2分)
30.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