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
教材创设了搭一搭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根据不同位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策略,并能运用这些策略熟练地搭出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在实现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图形的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而且能结合动手操作验证他们的思考结果,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探索出搭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搭一搭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实物与所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多种具体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推理出被挡小正方体的位置。
ppt课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右)来观察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
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师:前面我们分别用2块和3块正方体搭成了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
生:同样的块数,可搭建成不同的立体图形,从同一角度观察,形状可能相同。
师:我们通过从正面、上面和右面来观察立体图形,不仅加深了解了这个立体图形,而且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的观念。这节课我们就反其道而行,通过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原来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搭一搭)21教育网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旧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复习的同时,纵向了解观察物体的几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1cnjy.com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的题目和图)
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师: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2.小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交流发现特点,尝试搭拼,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将你们的搭拼过程和结果与大家分享?
(预设小组汇报)
生1:我们先按照从正面观察到的形状进行搭拼,可能是下面4种形状。
生2:然后我们再从右面观察,发现①②不符合要求,于是就去掉了这两种,这样就可能是后面两种中的一种了。21·cn·jy·com
生3:最后我们从上面观察,发现③不符合要求,于是就知道淘气摆出的就是④这一种情况了。
(汇报过程中,本小组同学或者其他小组同学可相互补充质疑)
师:同学们,他们先从一个面的形状入手,再逐步调整,而且搭完后要从三个方向上看看对不对。
3.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师:之前,我们搭出了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接下来我们搭一搭笑笑搭出来的立体图形。
组织学生同桌一组依据上面的搭立体图形的方法搭一搭。
生:(1)从正面看是 ,立体图形形状有可能是 或 。
(2)从右面看是 ,该立体图形只能是 。
(3)从上面看是 ,确定立体图形是 。
4.师生小结方法:
(1)先从一个面入手,再逐步调整。
(2)得出立体图形之后,还要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是否符合要求。(板书)
[设计意图] 设计学生尝试搭拼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只有学生经历动手实践操作,才能获得并发现方法,再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应用,增强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搭一搭,再集体订正。
2.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小组合作,先摆出这个立体图形,然后从三个方向进行观察。
(2)教师指定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自由拼搭。
以小组为单位,出一道题目给其他组,相互摆一摆,辩一辩。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搭一搭
方法:
1.先从一个面入手,再逐步调整。
2.得出立体图形之后,还要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是否符合要求。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