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对简单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常用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体会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获得丰富的统计活动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基本完成第一、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任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能根据数据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例2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或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2-1-c-n-j-y
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的比较和数据分析等过程,体会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方式和特点,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活动中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学重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
2、认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件。
认识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问题引入 ,揭示课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
【交流探讨,学习新知】
1、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先仔细看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四人小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后课件梳理: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哪种地形面积最大,哪种地形的面积最小,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1cnjy.com
4、追问:扇形的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各个数量占的百分比)
5、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与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吗?它有什么特点?
6、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数量,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表示的是每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7、出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根据例1扇形统计图各种地形的百分数,你能用计算器算出我国每种地形的面积,并填入表格内。【出处:21教育名师】
8、学生独立完成,并指明汇报,其他学生核对是否填写正确。
【设计意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需要从看懂图开始,本环节,教师视学生为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在学生对例1的扇形统计图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分析扇形统计图呈现的信息,在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探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明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练一练”
出示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通过图中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出:从这两幅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与世界人口数的关系,我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面积的关系,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是比较多的,但耕地面积却相对较少,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之一,是用世界9.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6%的人口。
2、做练习一的第1题。
出示第一题的统计图,了解题意,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觉得小华家这两天的食物搭配各有什么特点,哪一天的搭配更合理,为什么?【来源:21cnj*y.co*m】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点评。
3、做练习一的第2题。
观察果盘和数据,你能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之几吗?想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www-2-1-cnjy-com
4、做练习一的第3题,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追问: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获得信息有什,么不同?
5、完成补充练习。
【设计意图】
在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特点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以上练习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统计图中的信息作简单分析能力,这里的分析不是停留信息的直接引述,而是计算,比较,估计,判断,解释以及通过类似“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引领学生的分析走向深刻。【版权所有:21教育】
【回顾总结,拓展新知】
1、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统计图,它和扇形统计图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后为什么还要学习扇形统计图?
略。
选择统计图(第二课时)
【回顾激活,引入新课】
1、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
2、这三类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21教育网
【分析比较 认识特点】
1、出示例2(先呈现扇形统计图),这是小宇收集六年级一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情况的数据制作的统计图,看一看,小宇统计的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谁为了了解什么问题?2·1·c·n·j·y
2、观察扇形统计图,看看图中反映了课外阅读哪个方面的情况,自己思考。
3、小宇还制成了另外两幅统计图(依次出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又反映了哪两个方面的情况呢?自己先想一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讨论: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三幅统计图统计了课外阅读的哪几个方面的情况,每幅统计图表示什么内容,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21·世纪*教育网
5、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同学们阅读的每类书籍占所有阅读书籍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2011年下半年全班没有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平均每星期课外不同阅读时间人数的情况。21*cnjy*com
6、这个班同学比较喜欢哪种课外书,应该看哪幅统计图?为什么?
7、要知道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是怎样变化的,应该看哪幅统计图?要知道平均每星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哪一个段的人数最多和最少,应该看哪幅统计图?
说明:不同的统计图,反映了课外阅读不同方面的情况,要知道不同情况的数据,就要从反映不同内容的统计图中了解。21·cn·jy·com
8、课外阅读这三个方面的情况,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统计图?
9、板书: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百分比的关系;折线统计图既能直观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条形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21*cnjy*com
【设计意图】
在统计课外阅读不同方面的情况时,选择了不同的统计图,这是根据数据的性质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确定的,让学生交流了解不同情况各要从哪个统计图上看,意图在于了解不同统计图所反映的不同统计内容,从中体会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初步认识不同的统计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www.21-cn-jy.com
1、阅读这些统计图,你还能从统计图中对这个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获得哪些信息?
2、集体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结合学生交流梳理: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这个班同学比较喜欢科普类书籍。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知道,2011年下半年六一班同学在暑假阅读的课外书籍比较多。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班同学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梳理知识要点。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学生阅读练一练的要求,分别完成每个问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四题
(1)先说说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分别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为什么?
(2)学生完成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 交流收获】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你有什么收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