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电和磁 3(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电和磁 3(教科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1-08 19: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能量
1. 电和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每小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2个、灯座、开关、导线4根(短)、指南针,,,,,,一根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
教师:学生器材一套,另加磁针一个,条形磁铁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实验。
二、出示磁针,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
(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三、提出研究问题:“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猜指南针怎样了呢
四、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观察: 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
3.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4.总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五、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有心的奥斯特在发现磁针微微转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
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啊?
2.提出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
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肯定下来)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小结: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偏转的 可以肯定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而且通电导线周围很有可能产生了磁,干扰了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六、做利用短路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的试验
1.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2.从多用几节电池引导到利用电路短路加强电流的方法,并讲解实验方法。
要点: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做到一切准备好之后再通电,开关做到一触即放。
3.学生做利用短路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
4.小结结论:加大电流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就是电流越强产生的磁就越强
七、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我们还猜测哪些方法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
1.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不使用短路的方法)
观察: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磁针偏转更大?
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提示:上方下方、平放竖起、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等)
2.学生实验。
3.组织汇报。
4.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八、总结本节课的结论
1.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会产生磁.
2.电流越强,磁性越强.
九、谈学习体会,让学生知道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十、运用:利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废电池
用完了的废电池,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学了本课的知识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让学生说说检测的思路: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它们成了检测电流的检测器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