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表哥驾到》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表哥驾到》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04 09: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表哥驾到》
教学目标:
1.仔细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2.学习课文中较夸张的个性化语言。
重点难点:对于夸张化、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理解。
突破口: 将问题设计围绕三次“咒语”和相应的这三个阶段“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展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查找作者秦文君的资料和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写作风格。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并完成文字积累工作。
词语积累:呼风唤雨、艳阳高照、懒洋洋、嫌弃、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一顾、饶有兴趣、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头头是道、悲怆 .
二、 教学过程:
1、我和表哥是怎样认识的?(请同学简单复述课文)
2、按故事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
(1)和表哥见面前。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
(3)餐桌吃饭。
(4)发现我和表哥真是难兄难弟。
3、体味“驾到”的含义。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
在文中找出“我”是怎样形容表哥的。
“高档次”、“学生精英”、“伟大的表哥”
“他很抬举我”、“姿态那么高,放下驾子称赞我”、“平易近人”、“不负众望”
大词小用,表达“我”什么心理?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
心中不平。一个强者突然走进我的生活,“我”的地位开始动摇,缺乏自信。
4、表哥来家里做客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始我希望下特大风暴?而当我和表哥认识之后却又再一次希望下暴风雨?( 从咒语中体现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态度的变化
第1.2段 阻止
第19.20段 挽留
第32段 留下来
5、概括
①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注意把侧重点放在我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的引导)
活泼好动,兴趣广泛
②表哥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文质彬彬,拘谨,缺乏朝气,在运动方面明显逊我一筹。
③我和表哥是两个性格脾气爱好迥然不同的孩子,那为什么文章末尾说“我俩真是难兄难弟”?我和表哥有什么地方相似?
同病相怜;年龄相仿
6、妈妈和大姨又有什么相似点?
把妈妈和大姨说的话找出来,加以对比,找出共同点。
共同点:教育方式手段一样,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
7、分角色朗读餐桌吃饭的片段,从我、妈妈、表哥、大姨的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8、文章最后一段怎么理解?(分小组讨论)
拓展: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能不能和大家说说?
在一些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于是总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苛求孩子达到完美,使孩子在无形之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丧失自我。
本文作者借文中的“我”批评了这一现象。
三、作业
小练笔: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下来,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讨论发掘“我”的优点,增强自信,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