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指挥窗口
教材分析:
本课和第2课“装扮桌面”同属于小学信息技术中操作系统知识模块,是对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常用设置进行初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册中认识了Windows;接触了计算器、纸牌、画图、浏览器等多种窗口,了解了具体程序的窗口最基本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等;掌握了三个控制按扭控制窗口的方法,所以学习本课窗口的缩放、移动等知识点应该不算困难。但学生文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文件的打开操作在第一册中有经历但还不熟练,因此要在不同窗口中打开不同的文件的操作将会成为学习上的难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课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再看Windows”是让学生在原有认识Windows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Windows桌面中的开始菜单、图标、任务栏等组成部分,并认识到运用这些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方便地启动程序或打开文件。(实际上桌面也是一个窗口,只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窗口,名为Explorer,这个窗口被放大成了全屏幕。)第二部分“窗口小精灵”是通过画图与浏览器窗口的比较来认识窗口的共性——即基本组成部分。单个窗口的缩放操作以“教你一招”、“试一试”的形式出现,其意在于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第三部分“轻松指挥”是通过对3个相似蝴蝶图片的比较,对窗口缩放、移动、排列等操作进行一次综合练习,体现了本课的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某一具体应用。
本课的练习有2个,练习1是通过填空来进一步加深对窗口各组成部分的认识,练习2是根据故事情节(一根老虎毛)对多个图片进行排序, 既是对画图工具的复习又是对多个窗口操作的一次综合练习。 21教育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开始菜单、任务栏及窗口界面和作用。
能力目标:1.学会多个窗口的缩放、移动等操作。
2.培养良好的观察、比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窗口的缩放、移动等操作。
教学难点:多窗口环境下的文件打开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3个蝴蝶图片和4张连环画图片存放至学生机常用文件夹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游戏引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玩过找茬游戏吗?怎么玩的?
今天老师也有带来了两幅图片,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2.认识WINDOWS桌面
老师已经把文件名为“找茬1”和“找茬2”的图片放在电脑里面了,请你找一找,在哪里?
通过找图片,说图片的位置来引出WINDOWS窗口中的“桌面”及“图标”的认识。
通过学习打开图片的方法,引出WINDOWS窗口中的“开始按钮”及“开始菜单”的认识。
(二)认识WINDOWS窗口
1.认识“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按钮
(1)利用画图软件打开图片“找茬1”,复习上个学期所学的画图的界面。
(2)打开浏览器窗口,通过比较找出两个窗口的共同之处,并进一步巩固了解“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按钮的作用,并为后面窗口大小的设置作好铺垫。
可借用教材上的卡通对话“窗口里有很多秘密,你想知道吗?”
学生相互问答,熟记窗口的各个按钮。
三)同时启动多个窗口
1.同时打开两个画图软件的窗口
(1)出示任务:玩游戏——找茬
(2)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同时打开两张图片”,从而引出同时打开两个画图软件的窗口的方法。
(3)学生玩游戏(5分钟)
(4)提出问题“怎样比较两张图片更方便”
解决方案:将窗口还原,可将两个窗口同时显示在桌面上。——认识还原按钮及起作用
提出问题“怎样让两张图片尽可能大一些”
解决方案:将窗口还原后,用鼠标拖拽窗口右下角,可将两个窗口尽可能大的显示在桌面上。——掌握鼠标拖拽,改变窗口大小的方法
(四)练习
书本练习:填写下列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滚动条、工具栏、菜单栏、标题栏、最大化按钮)。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