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月桃花水》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6 14:37:21

文档简介

3、《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运用助学工具自主学会生字及词组,书写规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式描写事物的好处及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为学生以后学习写作打基础。21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读、写、看、感,形象生动地了解事物的特性,提升学生热爱事物的情感,提升学生
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感悟遣词造句的妙处。了解桃花水的特征。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为能够叙写事物累积字词,并能提升学生运用拟人、排比等句式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感受优美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加的勃勃生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双面空白小卡片 字典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古代著名的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桃源行》的诗,(课件展示)“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是诗的一小部分,最后一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广为流传,是很有名的诗句。其中的“桃花水”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所要学习的《三月桃花红水》中,来了解一下吧。(板书:三月桃花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引用名诗名句揭示课题,使学生带着疑问,来进入下面的学习,自己找寻答案,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cn·jy·com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了这篇优美散文的作家刘湛秋。(课件展示)
2.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有不知道的词语写在小卡片的一面上,借住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3.líng dang sīchóu qǐlì shùqín hōng míng cuīcù guǒzhe nǐao nǐao chuīyān
铃铛 丝绸 绮丽 竖琴 轰鸣 催促 裹着 袅袅炊烟
自行查找字典,了解含义。绮丽:风姿奇丽、辉煌。 轰鸣:发出轰隆轰隆的大声音。 催促:促使赶快行动;推动从速去做,形容很着急,很赶。袅袅炊烟:炊烟,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袅袅,柔弱,缭绕。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课件展示)
4.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现在老师想问一个小问题,有谁告诉我课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在哪里,找找看,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和:应和 和平。落:抖落luo(掉下来,往下降。)落枕lao(口语词。)落下la(丢下,遗漏。) (课件展示)21cnjy.com
5.写一写,字体复杂的字。瓣,裹,袅,旋,催(课件展示)
6.指名朗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加深对学习知识的记忆。多种形式的阅读能让学生熟能生巧,体会到文字优美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读书、写字、练笔活动挤进课堂,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做到还语文以本色,这是我们提出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举措。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被人们称桃花水或桃花汛。点名阅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课件展示)这里有两个比喻句,把声音比喻成小铃铛,把光芒比喻成什么?明洁的丝绸。这里的“小铃铛”,形容春水的叮咚婉转,“轻轻走过村边”指的是春水轻快地奔流过村庄。 写出了春水富有生命力,柔和美好的形象。(板书:小铃铛 明洁的丝绸)2·1·c·n·j·y
3.“啊,河流醒来了!”这是一个拟人句,我们通常说人睡觉醒来,这里把河流当作人来写,一个“醒”字,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读到它让人感到自然亲切,。再找找这段中还有没有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句子。“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板书:小酒窝 水中回旋)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到河面上,激起的水波纹荡漾开来,课文把水波纹比拟成小酒窝,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可爱与温暖,入情入景,大家是不是开始喜欢上了这三月的桃花水了。(课件展示),看了图片想象下上万朵樱花飘洒在河面是怎样的壮观景象呀,美丽吧!不光如此,河流的融化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滋养了大地,万物复苏,很神奇对不对。(板书:河流醒来 滋润大地)三月的桃花水,还有更美的景象在后面,让我们继续探索三月的桃花水,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 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www-2-1-cnjy-com
四、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到一个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 回忆课文,加深记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升华学生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面的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含义。仿写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各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把学到的知识巩固在记忆中,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www.21-cn-jy.com
板书设计
3、三月桃花水
小铃铛 明洁的丝绸
小酒窝 水中回旋 ——(河流醒来 滋润大地) 比金子贵
三月桃花水 竖琴 波纹 琴弦
浪花 鼓点 ——(开犁播种) 比银子亮
明镜 倒映着 燕子飞、白云飘、垂柳秀
红莲现、炊烟起……——(山乡美景)
[教学反思]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全文语言优美,意境清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文当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
3、《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字词,掌握所学知识。
2.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了解桃花水的特点,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积累,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善于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件、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文字,增强想象力以融入到课文中从而感受三月桃花水给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树立美好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字词及含义,掌握描写事物的方式方法。
难点:提高想象能力,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一、复习字词,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字词,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字词。
2.现在我们来看一张国画《三月桃花水》,这是山东烟台画家金洋在2008年所画的一副国画,该画通过点点桃花和溪溪流水,将春天的生机勃勃描绘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可以从这幅画看出作者绘画功底的醇厚,是一副难得的佳作。(课件展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文中为什么这么说那?这答案也许就藏在文中,下面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文中描绘的情景。(课件展示)
4.有谁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那?
很好,因为啊水波纹就像竖琴的琴弦一样,一条条的,很轻柔,轻柔是轻而柔和的意思,所以在朗读时,一定要把“轻柔”的语气读对。感悟下流水轻柔和发出的月儿动听的旋律,是不是很美妙的一首自然曲。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波纹比作了琴弦,这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句式,把它们找出来(课件展示)。21教育网
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把“波纹”比喻成“琴弦”,把 “浪花”比喻成“鼓点”这是比喻句。
把“河流的流动声”比拟成“与麦苗谈心”这是拟人句。(板书:竖琴 波纹 琴弦 浪花 鼓点)21cnjy.com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农家人的拖拉机的轰鸣声应和着,走出了沁人心脾的美妙旋律(课件展示)(板书:——(开犁播种))21·cn·jy·com
那细白的浪花……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这是排比句。
5.下一自然那段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吧.
把“桃花水”比喻成“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把“垂柳”比喻成“长发”,把“捧起的水”比喻成“抖落的花瓣”这些都是比喻句。www.21-cn-jy.com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这是一个排比句,也是拟人句。(板书:明镜 倒映着 燕子飞、白云飘、垂柳秀、红莲现、炊烟起……——(山乡美景))
同学们按照上面的句式,自己造几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月的桃花水演奏了美妙的音乐,描绘了优美的景色,带来了春天的绚烂色彩,我们是不是都喜欢上了它呢?
6.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课件展示)
(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板书:比金子还贵 比银子还亮)(课件展示)2·1·c·n·j·y
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再看一首诗,
最后让我们一起看一个配乐小短片,看看桃花水的美和贵。(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到一个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 回忆课文,加深记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升华学生的情感。
三、布置作业:
孩子们,相信你们已经将这美丽的景象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了,回去后,根据自己脑海里的景象,画一幅“三月桃花水”的画,看看谁的春天最美丽,也可以画一幅在头脑中想象出的场景和事物,画的好的老师会在上课时给其他同学展示好的作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 带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孩子更加热爱这美丽的春景,更喜欢三月桃花水,同时为下一篇课文的学习准备。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3、三月桃花水
小铃铛 明洁的丝绸
小酒窝 水中回旋 ——(河流醒来 滋润大地) 比金子贵
三月桃花水 竖琴 波纹 琴弦
浪花 鼓点 ——(开犁播种) 比银子亮
明镜 倒映着 燕子飞、白云飘、垂柳秀
红莲现、炊烟起……——(山乡美景)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本位是培养学生语感,引领学生学习言语形式。《三月桃花水》一课是一个良好的读写指导载体。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定学习目标,有张有弛,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落实朗读方法指导,并通过对文本“怎样写”的教学,实现阅读、积累与习作的有效迁移,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