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8 16: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并能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文,认真思考,体会作者的写作之情。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www.21-cn-jy.com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增强对于古文学的热爱,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品读诗歌的能力及鉴赏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字典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什么季节那?大声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们。很好,老师比较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春天春景的诗吧。看图(课件展示:出示《春江晓景》图以及惠崇简介,)这幅画的的作者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而著名的诗人苏轼和惠崇是好朋友,故而苏轼就为惠崇这幅画,题写了一首名为《惠崇春江晓景》的诗,也叫做《惠崇春江晚景》。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了解这首诗吧。(板书:《惠崇春江晓景》)2·1·c·n·j·y
2.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课件展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诗,感受它的美好。
[设计意图]用一个小互动和一张图片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知欲望,使学生更好更专注地自主要求学习课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2-1-c-n-j-y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教师巡视纠正,并在屏幕上展示学生易出错的字词。(课件展示)21*cnjy*com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③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晓、鸭、芦、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21·世纪*教育网
zhí wù jīng lú sǔn ròu luǎn cháo xuě yè gān zàng jù dú
植 物 茎 芦 笋 肉 卵 巢 血 液 肝 脏 剧 毒
nì jiāng ér shàng huì chóng sū shì
逆 江 而 上 惠 崇 苏 轼
[设计意图]借助工具书进行自学,教师进行点拨,使学对自己所先探索的知识深记在头脑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更易理解课文。21教育网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看看是否与诗人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教师整体将大致意思说一遍(课件展示),然后逐句解释并让学生了解其含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物,仔细找找(板书:竹林、桃花——盛开,鸭群—水中嬉戏,蒌蒿、芦芽——满地, 河豚——逆流而上)。诗中写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课件展示),我们想一下,作者是怎样知道春天江水回暖,而鸭群是最先知道的那?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对了,作者没有看到而是想到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蒌蒿是一种植物,可以食用,(课件展示)。河豚又叫“江猪”,其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部黑褐色,有花纹。腹部是白色肉刺,可食用,但河豚肝脏、血液有剧毒。(课件展示)作者在诗中既写了动物又写了植物,进而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一切美好事物。想像一下自己身在其中的感觉。
3.请同学们听诗词的朗读及感情的融入,掌握朗读中字词的停顿。(课件展示)使学生知道如何读诗才更有韵味。(课件展示)21·cn·jy·com
[设计意图]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熟记这首诗,陶冶学生喜爱自然,真爱喜爱春天的感情。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来源:21cnj*y.co*m】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及解释,加深对这首诗的印象好不好。(课件展示)
2.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记住这首诗,老师找到了一首儿歌《惠崇春江晚景》
3.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力,熟读熟背本诗,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展开想象和作者一起置身于诗情画意中。【出处:21教育名师】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并能默写本诗,回去后也写一写春天里你眼中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感悟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注意关注身边的事物,更好地奠定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桃花——盛开
鸭群——水中嬉戏 植物
惜春喜春 蒌蒿、芦芽——满地 动物
河豚——逆流而上
[教学反思]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想到每堂课只要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