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学年《科学》九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
(第四章 1-3节)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该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肠液
3.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理性消化 ( )
A.牙齿咀嚼 B.舌的搅拌
C.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D.胃肠蠕动
4.在消化道中,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和小肠 D.口腔、小肠和胃
5.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流入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变化特点是( )
A.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C.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6.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 )
A. 心脏 B. 动脉 C. 毛细血管 D. 静脉
7. 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9.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0.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其中有的血管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这种血管是(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1.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 )
A. 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B. 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 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均增加 D. 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均减少
12.贫血主要导致血液( )
A.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B.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
C.运输无机盐的能力降低 D.运输含氮废物的能力降低
13.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14.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小动脉的辨别特征是( )
A.血液由较细的血管汇入较粗的血管 B.血液流向心脏
C.血液由较粗的血管流入较细的血管 D.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15.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16.在盛有2毫升淀粉糊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溶液,振荡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放在37 ℃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然后取出试管冷却并滴入2滴碘酒,结果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该实验说明淀粉( )
A、已经转变为其他物质 B、已经水解为麦芽糖
C、已经水解为葡萄糖 D、没有发生变化
17. 下图为脑组织细胞处血液流动及物质交换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管a为小动脉、血管c为小静脉
B. 血管a为小静脉、血管c为小动脉
C. 血管a为小动脉、血管c为小动脉
D. 血管a为小静脉、血管c为小静脉
18.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9.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0.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1.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22. 心脏工作时,下列有关结构的活动正确的是( )
A、左心房收缩,左心室舒张,房室瓣关闭 B、左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C、右心房收缩,右心室舒张,房室瓣关闭 D、左心室收缩,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23.小肠是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小肠很长,有 5 一 7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小肠内表皮细胞有许多微绒毛 D.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24.某校餐厅炊事班的师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 )
A.素炒豆角 B.牛奶
C.红焖羊肉 D.炒鸡蛋
25. 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支洁净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中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再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沸水和37℃水中约5分钟;③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水混合物、沸水和37℃水中约5分钟;⑤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 )
A.①→②→④→③→⑤ B. 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④→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26、人体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以下数量的消化液: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1500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毫升胰液。请你在分析以上数据后指出人体消化道中消化液含量最多的部位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7.啤酒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 济于事,这说明( )
A.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酒中的沉淀物是氨基酸
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性 D.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28. 下表是某同学为了认识酶的作用的特性,以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物所做的一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步骤2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方法 观察结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小而少
2 常温下加入铁离子 氧气泡稍多而少
3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而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鲜肝提取液 同自然分解一样
A.酶的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 B.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29. 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做跟踪检查,则最先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0. 下列四幅图线表示人体内血液由肺动脉经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流向肺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1. 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2、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前者是由_____咽______、_______、_______、大肠、肛门等组成,食物主要在_______内消化吸收,在其壁上有无数指状突起,称为______,它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后者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 性消化。
3.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部分数据,请分析回答: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1 白细胞计数 8.8 3.5~10 ×109/L
2 红细胞计数 4.1 3.5~5 ×1012/L
3 血红蛋白 130 110~150 g/L
4 血小板计数 80.0 100~300 ×109/L
(1)该病人的血液检验报告单中,数据异常的项目是 。
(2)当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 ,因为这种细胞具有 病原体(病菌)的能力。
(3)血小板在人体内的作用是 。
(4)血红蛋白存在于 细胞中,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 ,其主要功能是 。
(5)人体内红细胞每秒要更新200多万个,它的再生是由具有造血功能的 所担负的。
5. 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回答:
(1)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
(2)观察时一定要用 倍显微镜,这样有利于扩大视野范围,容易找到分支点和汇总点,利于判别小动脉或小静脉,若用右图表示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液的方向),则C所示的血管是 。
(3)血液在哪个标号所示的血管中流速最慢?
6.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时所含某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
(1)若X为肺,则Y为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若X为肾脏,则Y为 (填“尿素”或“葡萄糖”)
7.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的特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项 目 试 管甲 试管乙
1 注入1%的淀粉溶液 4毫升 4亳升
2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 2毫升 2毫升
3 放置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37℃ 100℃
4 滴加碘液 2滴 2滴
(1)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 。
(2)碘液滴入后可观察到 (选填“甲”或“乙”)试管内的试剂变蓝色。
(3)本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 影响。
8.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A、B、C、D分别代表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分析作答: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所示腔室的壁最厚。
(2)图中A与C、B与D之间有 ,其作用是 。
(3)a~f中,流动脉血的有 。(填字母)
(4)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吸氧和静脉注射青霉素,其中氧气在血液中是
以 的形式运至全身的。
(十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A C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B A A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A B C C B C A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1、口腔;氨基酸;小肠;维生素、水、无机盐
2、消化道;消化腺;口;食道;胃;小肠;小肠;小肠绒毛;肝脏;物理
3、(1)毛细血管;慢(2)小肠(3)静脉
4、(1)血小板计数(2)增多;吞噬(3)促进止血,加速凝血(4)红;结合;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5)红骨髓
5、(1)限制小鱼的活动(2)低;小静脉(3)B
6、(1)二氧化碳(2)尿素
7、(1)蛋白质(2)乙(3)温度
8、(1)D(2)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3)acf(4)氧合血红蛋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