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八章第2节 生态系统 (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
生态系统是属于生态学的内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随着世界人口、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的挑战性问题,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的出现,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类重视,生态学逐渐成为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成为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主流部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生在生物圈中,而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生态系统的教学是在种群和群落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人工生态平衡——生态农业”四部分来阐述生态系统复杂性,从多方面来阐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综合体。
初一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容易接受新信息,对有关生态系统的报道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生态农业(如奉化的滕头村生态农业基地)等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内容通过列举多种生态系统,并以森林、海洋、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为代表,阐明这些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让学生举一反三,说出其他类似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前准备:学生分四大组调查校内池塘、花园、操场和校外农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种类,回来后,学生一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制成课件。教师制作学校生态调查的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情景: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师展示以学校为例的多媒体课件——单株香樟树图片、校园图片等,复习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导入生态系统)
师:就像我们的校园一样,在一定地域内,生物群落与它们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
生:(接力比赛)农田生态系统、花园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操场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师:下面向大家介绍四种典型的、常见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四大组同学派代表上台展示调查结果。(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各自调查的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师:大家想过没有,生态系统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生态系统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周围的环境中非生物成分构成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观察图片(一)(见后面),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生:(观察、讨论、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体内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所以它扮演的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尸体和植物的残枝落叶,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为植物吸收利用,它扮演的是分解者。而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温度等为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
师:非常好。下面每大组派几位学生自愿上台扮演各自调查池塘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花园生态系统和操场生态系统等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几个角色,注意要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角色扮演如花园生态系统——扮演月季、蜜蜂、虫子、小鸟、土壤中的细菌和阳光空气等。扮演者精心准备,能迅速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发生联系。表演后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生1:我扮演的是动物,我们动物家族数量、种类庞大,我们的食物可丰富了,有数不尽的青草,有吃不完的肉,你们看,我们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
生2:我扮演的是植物,全世界有数不尽的植物,虽然我们形态各异,但我们相同的工作——光合作用。没有我们,地球上就没有充足的氧气,人们也闻不到花儿的芳香。虽然动物们要把我们吃掉,可是不要紧,我们的根深扎在地下,“春风吹又生”不久又长出绿绿的青草。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我们,那些靠吃植物生长的动物还能生活下去吗?
生3:虽然我们小到人们用肉眼看不见,但是我们在自然界的作用可不小哟。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很多垃圾,如:动物的尸体,植物的残枝落叶,人类丢弃的各种垃圾,如果没有我们,它们将永远不会消失,那么地球上遍地是动植物的尸体,这是多么凄惨的情景啊!只有通过我们辛勤的劳动,使它们变成无机物,为地球妈妈清楚垃圾,为植物提供丰富的养料,健康地生长。你们猜到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吗?(下面学生哈哈大笑,大声说——微生物)
生4:我扮演的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发言,似乎它们都很重要,告诉你们,没有我们它们一个都不能生活。如果没有我们,动物能够呼吸到新鲜的氧气吗?没有我们,植物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吗?没有我们,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所以,只有在我们的怀抱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才能共同生活。由此可见,我们的作用不能小瞧。
师:大家表演得好,说得也好。我们知道了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四部分,并且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必要的成分又是什么?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是什么?
生:(讨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生产者。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必要的成分是消费者,因为……。食物关系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这节课教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去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组织学生调查校内池塘、花园、操场和校外农田的生态情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真实的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各自调查结果,并为学生创设了扮演生态系统中成分的欢快场景,学生通过游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情境中,感到学习科学是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观察图片(一),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在欣赏学生角色扮演的同时,让学生分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是什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必要的成分又是什么?”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营造教室中的积极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在教中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学习,对学生角色扮演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表扬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制课件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扮演较费时间,教师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才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