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导体和绝缘体 2(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导体和绝缘体 2(教科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2-04 19: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导体与绝缘体;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质的导电生;
3.按步骤检验待检物质;
4.尝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5.学会与人合作;
6.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常识和意识。
教学准备
部分待检物质(约十种);制作电路检测器的元件(导线三根、灯座一个、电池一节、电池盒一个);检测记录表一份;实验小组分组(分十六小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故事讲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内容与我们的科学课中的知识有关?说得越具体越好。
故事是这样的:小明去小华家玩,想一起看新买的卡通碟片,在播放时,碟机却没有电,两人仔细观察,找出了原因:连接碟机的插座坏了,插座里的铜片有问题。于是小华找了个铁钉准备把插座里的铜片拨正,小明连忙阻止了小华的行为,说千万不能用铁钉拨铜片,得找个别的东西弄。
请同学们分析这个故事中的情境交流看法。
根据同学们交流的情况适当提示:小华与小明谁对?为什么?你对“找个别的东西弄”这个话怎么想?(同学们讨论后交流,引导分析,明确本节课的内容:检验物质的导电性,并板书课题:导体与绝缘体。)
二、演示实验
老师示范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质导电性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确完整的实验步骤。
检查“电路检测器”的有效性→预测小灯泡是否亮起→检测待检物质→记录小灯泡亮否→再测→再记录→整理检测过的物质。
三、学生实验
1.明确实验要求,小组成员分工;
2.分发实验器材和部分待检物质;
3.分发记录表格;
4.按要求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
5.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记录表的提示,完成对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详见实验记录表)
四、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回归故事,弄清原因,强调安全用电的意识;评价实验情况“有序、团结、协作”,总结实验中的优劣;收集整理实验器材。
附一:板书设计
附二:实验记录表
四年级 班 组物质检测记录表
组员姓名  
物体名称 请你预测 第一次检测 第二次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橡 皮                
纸 片                
铁 钉                
木 条                
吸 管                
铜 丝                
导线外层胶                
铅 笔                
回 形 针                
                 
                 
                 
                 
实验数据分析:
我们小组共检测了( )种材料。
检测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 )种。
检测中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 )种。
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材料有( )种。这些材料 是:
我们小组预测错误的材料有( )种。这些材料 是:
通过实验,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本节课,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较多,很好的调动的学生的热情,同学们能主动参与,人人动手。课前准备充公,实验效果明显。数据分析准确,目标达成自然。
但是在学生实验中,个别组的同学领到器材和表格后,对自选待测物质的部分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究其原因一是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二是实验记录表设计有一定的缺陷,中间几个空格的地方,学生不知道填写什么。在教学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就事前认真思考和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案准备,最大了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实验中有一组同学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个短路的电路现象,没找到原因,请求老师解疑,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说明同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和质疑。同时同学们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体现得恰到好处。
科学课应该是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教学中除了完成基本的任务之外,也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本节课,同学们在习惯和互助协作方面表现得很好,小组成员配合默契,高质量地完成了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对课前的故事中的现象做了合理的分析,使安全用电的常识得到强化和落实。同学们对科学课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在本节课中得以延续。
导体与绝缘体
电路检测器→检测待检物质→记录→再检测→记录
分析:
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