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8 08: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蒙古统一
元朝统一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成吉思汗像1206成吉思汗西夏金南宋1271大都南宋分裂割据【学习提纲】1、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2、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像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3、蒙古政权建立的意义?主观:铁木真意志坚强、机敏果敢。客观:人民渴望和平统一;一、蒙古的建立与发展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壮大?蒙 古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2.建立蒙古政权。
他是古代历史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元朝的建立时间:
人物:
都城: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今北京)忽必烈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忽必烈:成吉思汗
的孙子,1260年,
他继承了汗位。(二)元朝的统一 元
(1271年)崖山1276年,南宋灭亡1279年,统一全国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
效的抵抗.到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6年南宋灭亡后,文天祥与陆秀夫等人继续抗元;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忽必烈 今年(1279年)朕终于统一天下了,终于了了我祖父的心愿,我认为此次统一不仅是功在今朝,更是利在千秋。众位爱卿,你们觉得呢?元朝统一的意义对元朝而言:
对后世而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 开创了明清500多年的统一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扩展延伸秦(春秋战国)(三 国)(南 北 朝)(辽宋西夏金)
隋元西晋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扩展延伸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样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
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
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
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
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
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
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正确认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想想,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当时人民的期盼是什么?
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蒙古人民渴望和平安定,渴望统一。
质疑释疑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这两个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图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图二: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材料三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的大统一局面?说明了什么?
蒙古国建立(1206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南宋灭亡(1276年)→统一全国。
秦朝、西晋的短暂统一、隋朝统一南北、元朝统一全国。
说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4)你能解释材料三中文天祥这两句诗的意思吗?文天祥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蒙古课堂小结兴起:蒙古草原,游牧生活建立: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发展:灭西夏→灭金→攻打南宋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统一:1279年,灭南宋残部发展:1276年,灭南宋
一、单项选择题
1. 蒙古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并非偶然,这与蒙古族的民族性格紧密相关,是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最佳见证。该民族最先起源于( )
A. 黄土高坡东部 B. 青藏高原南麓
C. 西伯利亚草原 D. 大兴安岭北段
2. 12世纪时,蒙古各部贵族为了抢夺草原、财产和奴隶,相互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部落战争。这一局面结束于( )
A. 1206年 B. 1260年 C. 1271年 D. 1272年
DA课堂训练3.“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夏灭亡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灭金 ④南宋灭亡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BD
5. 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C6.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先后灭掉一系列少数民族政权,其中1227年灭掉的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南宋
7.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蒙古政权建立 B.西夏灭亡
C.金朝灭亡 D.元朝建立BC8.《诗词大会》上有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应为(  )
A.李白  B.杜甫  C.陆秀夫  D.文天祥D
9.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案上摆着《伤寒杂病论》《资治通鉴》
B. 蒙古军队进攻辽、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C. 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 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10. 《马可·波罗行记》一书充分反映了元朝都城的繁荣,其中描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此城”应该是指( )
A. 长安 B. 洛阳 C. 大都 D. 东京DC
11.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到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B
12. 观察右图,这是某朝代都城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的信息是( )
A. 该城市包括外城、皇城、宫城三重
B. 该城市布局工整,住宅与商铺分开
C. 该城市商业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该城市建筑左右对称,南北遥相呼应A
13.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下列事件发生于1279年的是( )
A. 五代十国的局面结束
B.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C. 元世祖建立元朝政权
D. 元朝完成统一大业
D
14. 辽宋夏金元时期,宋金对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时期持续了约( )
A. 半个世纪 B. 一个多世纪
C. 一个半世纪 D. 两个世纪
15. 下列是小明总结的元世祖在位时期的四点治国方略,其中有一点不准确,是( )
A. 行汉法 B. 行仁政
C. 不嗜杀 D. 均贫富BD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回事?有何意义?1271年。
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意义:
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材料解析题(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蒙古族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大一统的。
(3)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前,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秦朝、西晋、隋朝。(4)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这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 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统治者要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关心百姓疾苦;要重视兴修水利等。(言之有理即可)17.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民族”。他们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探究一下这个伟大民族的强大历程。
【人物篇】
(1)图一人物是谁?图二人物是谁?图一人物的主要业绩是什么?结合本课知识,说说图二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
铁木真。
忽必烈。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武功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2)毛泽东的这首词中,共提到了中国古代哪几位著名的帝王?请说出成吉思汗在位期间的主要战功。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铁木真。
统一蒙古草原;率军进攻西夏。
【文治篇】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既重视继承游牧民族的传统,又善于学习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成吉思汗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等。
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