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1、 春夏秋冬
学习目标
1、会认“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及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2、会规范书写“春、风、冬、雪、花、飞、入”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课 时 两课时
评价任务
1、会认“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及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2、会规范书写“春、风、冬、雪、花、飞、入”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活动二:.记字形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偏旁: 雨字头、双耳旁
(完成学习目标一)
会认8个生字及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细读课文,朗读背诵
活动一:1、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 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2、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
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2)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
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5)朗读全文,熟能成诵。(男女生比赛朗读)
(完成学习目标三)
活动四
写字
活动一:写字
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重点强调“雪”,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在书写时“雨字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导学生积累其他带“雨字头”的字。
3、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学习目标二)
会规范书写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1. 春夏秋冬
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百家姓资料、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评价要点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与步骤?
评价要点
启发谈话,
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
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
吗??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评级要点一)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的故事吧。?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评价要点一)?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评价要点二)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
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评价要点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与步骤?
评价要点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
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评价要点一)?
三、布置作业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背诵课文。
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评价要点二)
?
附:板书设计
2、姓氏歌
3. 小青蛙
学习目标
1、会认“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及病字旁1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2、会规范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流利的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课 时 两课时
评价任务
1、会认“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及病字旁1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2、会规范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能正确流利的朗韵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吧。一动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着绿衣裳,人称庄稼小卫兵。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挂图,并板书:小青蛙。
3.师:小青蛙你见过吗?你在哪儿见过?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5.随课题认写“青”字。
6.指导书写“青”字。
(1)第四笔“横”应落笔在横中线上,写时向上挑一点。
(2)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活动一: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3.同桌互读生字。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5.开火车读生字。重点指导“清、晴、睛、情、请、病”的读音
6.结合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完成学习目标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会认12个生字及病字旁1个偏旁;养成自主识字能力。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细读课文,朗读背诵
活动一: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画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读文感悟。
1.学生自由读韵文。
2.学生读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再次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3.教师引读韵文。教师读“河水清清”,学生接“天气晴”。
4.同法学习以下几句韵文。
5.师教读韵文。
6.采用多种形式读韵文,直到读熟。
7.多媒体展示连线练习,引导学生背诵。
8.各种形式背诵韵文。 (完成学习目标三)
活动四
写字
活动一: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背“想一想,填一填”,教师板书:讠——请(请问)氵——清(清水)忄——情(心情)日——晴(晴天)
2.请学生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说话。
3.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相互介绍怎样记住并写好这些字。
4.同法指导学习“气”“生”。
5.教师重点指导写“清”“气”。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完成学习目标二)
会规范书写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3. 小青蛙
4、猜字谜
学习目标
1、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认识12个生字及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背诵两则字谜。
教具准备 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评价任务
1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认识12个生字及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活动一:
同学们,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来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字谜乐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先学习猜谜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读第一则字谜,边读边圈出生字,不会读的
字同桌互相帮助。
2.指名读第一则字谜,全班互评 。
3.多媒体出示第一则字谜生字:相 遇 喜 欢 怕 左 右 红 时
4.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全班评价。
5.师朗读第一则字谜,学生猜字谜——秋,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
6.各种形式读第一则谜语,直到读熟练。
7.同法学习第二则谜语。
学习猜谜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活动一:细读课文,朗读背诵
1.多媒体出示字谜生字:相 遇 喜 欢 怕 左 右 红 时
2.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全班评价。
3.生朗读第一则字谜。
4.各种形式读第一则谜语,直到读熟,会背。
5学习第二则谜语。
6.玩背诵两则谜语的游戏。
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认识12个生字。(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细读课文,朗读背诵
活动二:
1.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猜谜方法,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了课文,大家表现不错。老师也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小型的猜谜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佳。
2.课后搜集字谜,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进行猜字谜比赛,看谁猜得快,猜得多。
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价目标三)
活动四
写字
活动一:写字
指导书写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重点指导“左”“右”的区别,“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
(完成学习目标一)
会规范书写7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评价目标一)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正确地读9个词语,积累与天气有关的词语。
2.会读会背26个大小写字母,并能正确排序。
3.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知道全包围字的书写时的笔顺规则。
4.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5.熟练朗读拼音韵文、拼音儿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6.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
2.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3.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及本单元拼音韵文。
4.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教具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古诗、歌曲等。(学生)
3.看有关老鼠和猫的动画片。
课 时 三课时
评价任务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
2.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3.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知道全包围字的书写时的笔顺规则。
4.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5.熟练朗读拼音韵文、拼音儿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6.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识字加油站
活动一:看门见山,直接引入。
1.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把三组词读熟。
3.全班齐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完成学习目标一)
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字词句运用
活动一:读一读,记一记
1.多媒体课件出示26个大小写字母,师范读。
2.师教读。
3.各种形式读,直到背熟。
4.指名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检查排序。
(完成学习目标二)
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读一读,写一写
1.师黑板出示生字“见”“万”等8个生字卡,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指名说说每个字韵母的不同。
4.接韵母分类,指名上台书写,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田字格书
写,全班交流评价。
活动三:书写提示
出示生字“白”“回”“国”3个生字卡。
观察如何书写?
在田字格里描红,书写。
总结书写规则。
有同样规则的字还有那些?(完成学习目标三)
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知道全包围字的书写时的笔顺规则
(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读一读(拼音韵文)
1.自由读读拼音韵文,圈出不会读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组内互读,互相正音,互评。
3.指名读,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4.师多媒体出示难读生字,生词的读音,范读。
5.全班齐读,提醒学生不能唱读。
6.理解韵文大意;知道春天到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祖国南方、中部、北方等地在春天却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们在课件展示中,了解韵文大意,了解祖国的大和广,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7.配乐齐读韵文,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再次涌起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活动四:同样方法朗读童谣和儿歌:《摇摇船》《小刺猬理发》(完成学习目标五)
熟练朗读拼音韵文、拼音儿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评价目标五)
环节三:
日积月累
活动一:歌唱春天
1.播放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的歌曲。(小组唱、齐唱、单独唱)
3.比赛背诵学过或课外自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文。
活动二:我看到的春天
1.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3.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4.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我要描写春天
1.多媒体展示日积月累中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自由读,并圈出生字。
3.指名读难点字,全班正音。
4.指名读四字词语,不会读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
5.师讲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让同学们边听边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画面。
6.用各种形式诵读词语。
7.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师生共同评价。
活动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完成学习目标四)
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评价目标四)
环节四:
和大人一起读
活动一:学习《谁和谁好》
1. 师配乐范读课文。
2.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节读)
3. 仿写。
(完成学习目标三)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评价目标五)
活动五:
口语交际
活动一:老鼠嫁女
1.播放多媒体课件:老鼠嫁女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故事中老鼠和猫各自的形象特点。
(1)观察老鼠爸爸和妈妈的形象。(指导语:老鼠爸爸和妈妈想把女儿嫁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什么叫厉害?你们觉得谁最厉害?)
(2)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观察图上各种事物的形象,讨论了解各形象的特点。(指导语:老鼠的爸爸妈妈觉得谁最厉害为什么?)
3.再次观看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各人物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2)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厉害的吗?为什么?
(3)小组内互讲故事,并推选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
4.生上台讲故事。全班评价:故事是否完整,讲解人声音是否洪亮。
5.角色表演故事,体验故事的完整性和幽默感。
6.布置作业:把《老鼠嫁女》回家讲给家长听。
(完成学习目标六)
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评价目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