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6张PPT。 用眼卫生与健康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是产生视觉 的生理基础;
大脑获取的外界信息有90%来自视觉;
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人的思想感情又可 通过眼神表达出来。
大学生群体中的视力情况有调查表明,从入校到毕业这几年当中,视力不良由60%上升到80%左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就业选择。因此如何保护好视力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眼睛的解剖
眼睛的生理功能
一、正常屈光和调节
正常屈光:无调节状态下折射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使其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成像,称为正视眼;
眼睛的调节:为看清近距离物体,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使晶状体凸度增加,以增强眼的屈光力,即是正视眼的调节作用。二、屈光不正的形成和预防
当平行光线进入未经调节的眼,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为非正视眼,即屈光不正;
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 视1.近视的成因先天因素:眼球本身发育不正常,眼球前后径太长,多见于高度近视;
后天因素:用眼不当造成晶状体变化,即晶状体凸度增大, 多见于单纯性近视。青少年中的近视因后天因素所致居多。2.近视的分类 根据矫正镜片的度数,可分为:
轻度近视 300度以下
中度近视 300-600度之间
高度近视 600度以上3.近视的危害眼睛疲劳
眼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疲倦乏力等症状;
并发症:飞蚊症(玻璃体浑浊)、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4.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是因调节功能过强所致:
正常情况下,眼睛放松状态——无限远, 注视目标过近,且持续时间长,那么调节的强度会增加,可造成睫状肌痉挛,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马上恢复原来的状态,此时看远就不清楚,表现为近视状态,即假性近视。
此时的视力状态是可逆的。5.近视的预防
预防近视眼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①合理用眼眼睛距书本不少于30-35cm,用眼1小时左右应休息片刻,远眺外景;
不要在过强或昏暗的灯光下学习;
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避免在晃动的环境中看书;
在电脑荧光屏前的距离要适中,时间不易过长。②注意学习环境的照明条件
学校要保证学生学习环境的采光符合卫生要求;
课桌椅的高度要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③坚持做眼保健操实验证明,眼保健操具有:
使眼部微血管循环增强的功能,
缓解眼部痉挛,
消除眼力疲劳,
保护视力。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
第一节: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通过对头部、脚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
疏通全身经络,使全身
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调
节眼部的目的。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按揉太阳穴”部分保持不变
的基础上,从原先
的“轮刮眼眶”改成
了“刮上眼眶”。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该章节动作与1972年
版眼保健操基本保持
一致。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第四节:按揉风池穴。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
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
左右即是。注意穴位不
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
大。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第五节:按压头部督脉穴。督脉穴是从面部人中穴到脊椎,考
虑操作方便,该节只
按揉从前额到脑后发
髻处的一段。④注意自己的视力变化 视力正常——不定期的检查视力;
已患近视——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若近期视力明显下降,经过休息不能缓解——医院检查;
不要盲目地换配眼镜。6.近视的治疗 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
配镜矫正
手术治疗
远 视形成:
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无调节状态)的曲折后,使图象聚焦在视网膜后,即形成远视;
病因:
先天发育眼球前后径短
角膜扁平
屈光间质的屈光指数异常。
由于远视无论视远或视近都需要眼睛 的调节,所以易引起视疲劳;
分类
轴性远视
屈光性远视。
散 光形成:
眼球形态异常,角膜表面的屈度不一致,不能在视网膜上正常聚焦而形成多个焦点,即产生散光。
常见病因:
先天角膜发育异常(规则性散光);
后天是因角膜疾患、外伤或手术后形成的疤痕所致(不规则性散光)。治疗:
散光眼看远、近都不清楚,当有视物模糊,容易疲劳,视力减退症状时,则无论度数大小均应配镜矫正。
如何选配眼镜?首先散瞳验光,以免矫正过度。
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镜架。
镜片质量要好。隐型眼镜的选配
适用于双眼度数相差过大、高度近视、不规则散光、特殊职业等。
直接接触眼球,对镜片的质量要求高,使用中要无菌操作,以免损伤角膜上皮,引起继发感染。
眼科常见疾病 视疲劳
症状 看书或视近作业时,出现暂时性字体 混杂现象,若坚持工作,发生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增加,渐出现眼睛干涩、眼皮发沉等症状。
后果 如此反复可引起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眼肌痉挛;如果不能得到充分休息,长期可诱发慢性结膜炎、近视或使近视进一步加深。
治疗和预防
局部用一些缓解眼疲劳的药水,如珍视明眼水、珍珠明目眼水等,若并发结膜炎,可选用0.25%氯霉素眼水,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及时纠正用眼过度的现象。
沙眼
症状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眼结膜慢性传染性疾病,因其病变处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状故名沙眼。
沙眼早期自觉症状轻微,可有痒涩、异物感等,严重者出现流泪、烧灼感,并有粘性分泌物等;后果
反复发作感染可合并结膜瘢痕引起睑内翻、倒睫;
进一步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造成角膜混浊;
严重者影响视力,甚者失明。
治疗
主要是局部用药:0.1%利福平眼水、0.25%氯霉素眼水、诺氟沙星眼水等,每日4-6次,晚上临睡前涂四环素类眼膏;
若分泌物较多时,宜用淡盐水清洗后再用眼药,关键是要坚持滴药,视病情需要应坚持用药1-3个月。
预防
沙眼的传播方式:病眼分泌物是传染媒介;
预防:个人卫生习惯,流水洗手,不用手指揉眼,不使用别人的 毛巾,每隔三、五天,毛巾要用开水消毒,或在日光下勤晒。角膜炎 角膜炎 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大多数角膜炎是由外来感染引起的,轻微的角膜外伤,往往是导致感染的诱因。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常见病因:使用隐形眼镜不当。
症状
角膜刺激征: 眼红痛、流泪、怕光,严重者视力下降等。
后果
角膜是外界光线进入眼内的第一道窗口,为了确保角膜组织的透明性,角膜内不含血管,代谢过程较缓慢;如受损伤则病程较长,病情较轻者病愈后不留瘢痕,重者角膜混浊,影响视力;更甚者角膜溃疡进一步发展,引起角膜穿孔导致眼内炎。
治疗
去除病因:因戴隐型眼镜引起的,要立刻摘掉隐型镜,到医院眼科就诊。
遵从医嘱局部选用眼药水点眼。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眼水、阿昔洛韦眼水等。预防:
避免感染的因素,戴隐型眼镜时应注意
a、镜片的质量
b、持续戴眼镜的时间
c、戴取镜片的方法
d、镜片的清洗消毒
e、个人的健康状况等
如有异物进入眼内,不要用力揉眼,以免停留在角膜上的异物划伤角膜。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中耳炎 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包括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常有感冒史。出现耳堵、自声增强、耳鸣、或动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或突发耳堵、耳痛、可伴发烧,见耳痛因耳内流出液体后明显缓解。
后果:
及时治疗,愈后可不影响听力,否则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可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治疗
应用足量抗生素,鼓膜未穿孔时及时用消炎滴耳液,穿孔流脓后应注意外耳道的清洁,避免外耳道进水,应用双氧水清洗。
预防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
若感冒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不要过力擤鼻涕,尽量使其自然流出或经口吐出。
鼻出血病因
局部病因:鼻部外伤、用力擤鼻、剧烈喷嚏、鼻腔炎症、鼻腔肿瘤等;以单侧鼻腔出血居多。
全身病因:急性发热、高血压、血液病、中毒、内分泌失调等;部位可发生在前鼻腔,也可发生在后鼻腔;常见双侧鼻腔出血。
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鼻腔黏膜干燥而致鼻腔前部出血。处理
首先要镇静,可先给予头部冷敷;
按压止血:取坐位或半坐位,立即用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约5—10分钟,用力要稳;
填塞止血;
若经过上述处理仍出血不止者,应立即前往医院,以免发生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口腔卫生及保健
口腔卫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门户;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我过政府自1989年起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全国“爱牙日”。 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不仅保证咀嚼的消化功能,也是一道防止“病从口入”的屏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体健康的10个标准中,“牙齿清洁无龋,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是其具体内容之一。
讲究口腔卫生是防止口腔疾病的基本措施之一,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引发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病。
牙齿不好不仅影响自己的仪表,也影响咀嚼消化功能,还可引起口臭,不利于人际交往。严重的口腔疾病还会引起风湿热、心肌炎等,久之影响全心身的健康。 口腔卫生的重点在于清除软垢、牙菌斑和牙结石。
软垢是由食物碎屑和细菌组成,附着在牙面和齿缝间;
牙菌斑是沉积在牙面的斑块,是唾液中的蛋白质和口腔细菌形成,牙菌斑是引起龋齿和牙周病的主要因素;
牙结石是在菌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粗糙坚硬的钙化物,易引起牙龈出血和发炎。
口腔卫生自己如何保健?一、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竖刷法:
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刷毛头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进入龈沟和邻间区,部分刷毛压在龈缘上;
用旋转的动作由牙龈向牙的咬合面竖刷,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刷洗咬合时,刷毛紧压在咬颌面,使毛端深入裂沟区作短距离的前后向颤动;
避免拉锯式的横向刷牙,可造成牙径部楔状缺损及牙龈萎缩。顺序
先上后下,从左到右;
刷牙用力适当,动作不可太快;
起床和临睡前各刷一次;
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二、牙刷的选择和保护保健牙刷为宜。选购牙刷时可参考:
形状:以直柄为宜,刷毛成平面,刷头宽度1公分,毛束3-4排,没排6-8束,毛束高度1-2公分,每束毛以中间的毛略长为宜。
刷毛:硬度要适中,过硬则容易损伤牙齿及牙龈,太软不能起到清洁牙面的作用。
刷头:适合自己的口腔大小,一般略小为宜,利于刷头在口腔内灵活转动。牙刷保护:
使用后要彻底洗涤,尽量甩掉刷毛上的水分,将刷头向上放;
置干燥通风处,不宜放置于密闭的牙刷盒中,因为潮湿的刷毛容易孳生细菌。
牙刷消毒:
牙刷不要在热水里烫,因刷毛为尼龙丝易受高温而变性弯曲,变软失去弹性;最好放置在日光中晒干;
牙刷通常3个月应更换一次,或发现刷毛弯曲时及时更换。 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们要注意日常洗漱用品是不能相互借用的,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引发传染病的流行。三、牙膏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牙膏品种繁多,判断牙膏的好坏不在于它的香味和用时起泡沫多少,而在于其中是否含有预防龋齿的药物成分和其中固体成分的大小。
如果个人牙体正常,应首选含有氟化物的防龋牙膏;若患有牙龈炎、牙周病,可交替选用药物牙膏,以减少口腔中菌群对某种牙膏的适应性,达到预防口腔疾病的作用。
四、饮食营养与卫生纤维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的作用;
含丰富的氟化物食物,如海产食品、椰子、块茎类(芋头、甘薯等),应经常食用;
茶叶含有较高的氟化物,所以饭后茶水漱口也是预防龋齿的一个好办法。
进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因糖类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就有适当细菌参与其发酵过程,牙齿龋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合理膳食,不要挑食、偏食;因牙齿可随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五、牙齿的维护 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避免用牙齿咬过于坚硬的食物和物品;
减少致病因素的刺激,戒除烟、酒,不吃过热食品;
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到牙医处检查口腔;做到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保证。
口腔科常见疾病龋病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细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有色、质、形的改变。病牙龋坏处呈白恶色、黄褐色或棕褐色,实质软化,然后崩溃而形成洞状缺损。
症状: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当龋病由浅入深,即由牙釉质损及牙本质时,牙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疼痛,发展到牙髓腔时会有自发性的剧烈疼痛,食物嵌入牙洞亦引发疼痛。
后果:既妨碍咀嚼,又有损美观和发音。甚者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及颌周炎症,还可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
治疗:最好在早期(即釉质龋)阶段进行补牙,这时治疗既简单,也不痛苦。如果病变损及牙本质深层,治疗已比较复杂,且需要多次复诊。
预防:
关键在于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或食零食后立即漱口,尤其喜食甜食的同学更应注意;
使用含氟牙膏;
定期检查牙齿。
智齿冠周炎 智齿是指口腔两边上下第八颗牙齿,为第三磨牙,一般在17—25岁左右才萌出。
本病是由于牙齿萌出或牙阻生而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症状:第三磨牙部位软组织疼痛、肿胀,牙龈易发生溃疡,咀嚼、吞咽时疼痛较为明显,重者可有患侧面部肿胀明显,进食和说话都有困难,伴有畏寒、发热、颌下淋巴结肿痛等。
后果:炎症继续发展,可扩散而导致颌周各间隙蜂窝织炎,甚至颌骨的骨膜炎、骨髓炎等。
治疗:急性期应消炎、镇痛为主,给予对症支持疗法。已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应拔去阻生智齿,若智齿位置正常,且有对颌牙,萌出间隙足够者,作龈瓣切除。
预防:到了智齿萌出的年龄,如果发现智齿位置不正常或不萌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复发性口腔溃疡 又称复发性口疮,多发于年轻人;
症状:疼痛,常反复发作;多发生在嘴唇黏膜、颊黏膜和舌头上面,溃疡部位不定,复发间隔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1—2周内逐渐愈合,自愈后不留疤痕。 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改变、免疫功能变化、精神刺激、睡眠不足、月经周期失调等因素有关。治疗应寻找诱因,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增强体质,促进溃疡愈合。 治疗:局部可用1%的卡因或0.5%达克罗宁饭前表面涂布以止痛,0.05%洗必太、溶菌酶片、华素片口含以消炎。但疗效都不明显,实际上本病即使不治疗,多数患者也可在一周左右自愈。 预防:减少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肌体的抵抗力,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减少其复发,或使发作的间隔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