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测量
一、课程标准:
1.用尺.天平.量筒.温度表.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初步学会几种基本的测量方法。
3.认识到观察与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4.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5.意识到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6.体验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7.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
8.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9.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0.愿意合作与交流。
1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3.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4.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会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
2.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但是记录得不太好。
3.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二)探究能力:
1.不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不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不会使用方法。
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但不会正确地使用。
3.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五、教学准备:
1.两个轻重相接近的物体,各种形状的透明容器。
2.秒表.尺子(或身高测量器).拉力计或握力计。
3.收集一些有关珠峰的资料以及2005年测量珠峰的情况。
4.一些测量用的工具
5.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
6.有关漏刻.沙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
7.纸、笔.尺、玉米棒。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探究活动:(1)两条线是否是直线?(2)两个物体哪个比较重?(3)哪个容器里的液体多?2.学生研究后汇报。3.小结。 1.认识感官的局限性。
探索和调查 1.测量:(1)谁跑得快?(2)谁的个子高?(3)谁的力气大?2.提问:关于珠穆朗玛峰,你知道些什么?3.学生汇报所收集到的资料。4.(出示P59页图或实物)提问:你认识这些测量工具吗?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吗?5.测量一杯水的容积。6.介绍古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7.测量树叶的面积。8.估计玉米的颗粒数。 1.开展测量活动,认识测量所用的一些单位。2.了解测量珠峰的活动,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3.认识一些测量工具。4.通过容积的测量,体会“标准化”的意义。5.认识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6.学习估量物体的面积和数量的方法。
回顾和解释 1.讲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本领? 巩固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