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利用根据观测比利用感官更准确有效。
2.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知道可以用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和测量天气。
5.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
6.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7.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二)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
3.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4.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4.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
5.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6.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7.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8.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但不能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二)探究能力:
1.不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不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不太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3.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五、教学准备:
1.反映不同天气的图片,VCD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 1.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不求详细.具体)关于“天气”,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什么吗?2.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 导入新课。
探索和调查 1.讲述:天气预报同学们都看过吧!你能试着报一下今天的天气吗?下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把讨论出的有关天气的词填写在75页。(学生讨论.交流。)2.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许多词语可以描述天气。但是,这样记天气太麻烦了,怎么办?3.讲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书上43页的表格中设计符号来表示相关的天气。设计好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4.学生设计.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5.讲述:刚才,许多同学描述了一下最近的天气状况,又自己设计了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接着,我们来讨论一下,天气预报的来源。6.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学生自由回答。)7.提问:又有谁知道,我们平时听见的或者看见的天气预报又是怎么来的?(有的学生能答出)8.讲述: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大家看书上43页。……9.提问:15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呢?10.学生在看图片的基础上交流。11.提问: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做出的,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最关心天气的。那么,还有谁关心天气?请分组讨论“在你们心目中,谁最关心天气”。此外,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待会儿,回答的时候,请你来表演一下,什么样的天气对谁有什么影响。12.学生讨论,汇报,演示。 1.如何描述天气。2.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3.了解历史上人们预报天气的方法。4.讨论“谁最关心天气”。
回顾和解释 1.欣赏各种各样的天气(美丽的.恶劣的……)(1)讲述:让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如果你觉得她很美,就起来告诉大家“美在哪里”; 如果你觉得她很讨厌,就起来告诉大家“讨厌在哪里”。(2)观赏图片,并讨论。2.你喜欢哪一种天气,为什么? 巩固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